第 25 章

    木耳?

    那必然是没有收到的。

    张玉兰狐疑地看向郭春雅,这话糊弄她的,还是木耳没给她。

    要是三弟妹在,早就开始指着郭春雅的鼻子说话,给杨可琳“撑腰”了。但是那也是几年前的事,可琳当知青好几年,而郭春雅也有了儿子。

    就算是给杨可琳“撑腰”,现在也没人看。

    与三弟妹不同,张玉兰跟郭春雅也算是做了几年关系不错的妯娌。

    多年的相处,没回的见面总是能说上话的,还没有多少纠纷。她这个弟妹的日子过得好,就算是二嫁,平日里也没什么人给她脸色看。

    二弟在筒子楼里过自家日子,而不是一大家子挤在一块,几块煤都要挣一挣。二弟妹的日子,自然也好过,日子过得好,脾气也好,说话都跟张玉兰平日里接触的人不大一样。

    陈雪生道:“没有哦。”

    陈雪生火上浇油让郭春雅有些难堪。

    “可琳最后没托朋友带东西回来,他们兵团的回来一趟不容易,带的东西多,不好给她带。”

    “是家里也没有。”

    张玉兰凝眉,心情并未弟妹的几句话就好转。

    “这就不是木耳的事!”

    这话说得,显得她贪那一点木耳?

    -

    开春春播前,陈柚在乡下要做的事本是不多的。

    下乡知青,每年要等到三月底播种,之后的插秧才算是忙起来。

    还未出正月,就连在留在家中的社员,事也是不多的。谁家都有些亲戚,有的人家走亲戚都能走到正月十几。就算是要照常吹哨子播广播,那也是没有多少多少工分挣。

    加上连绵的阴雨,想干些零活,也没有多少活干。

    寻常人在下点小雨的冬日,打打牌偷偷懒。

    至于勤劳的人,似乎天生就空不下来,下着下雨那也是能寻些事情做的。

    自留地、鸡窝、猪圈、磨谷子……想做事的,哪里都能摸出事情来做。

    做不了多少事,一天就又过去了。

    陈柚却是忙了起来,年前说的建设知青点的事,现在落到知青们头上。

    没回家过年的加上已经回队的陈柚,这时候大队里笼统三个知青。只有三个知青,本是不好直接决定如何建设知青楼。

    但是知青点建设的事情不能拖。

    上头的政策是去年就下来的,他们队知青点的建设已经落后。

    要真等知青齐了、或者新知青到了,那之后就是插秧,又得耽搁时间。

    都不晓得要落后别的大队多少,而知青们啥时能住到知青楼里去。

    大队里挑出那些春节后没有回到队里的知青的错处来,将知青楼的建设的权利交给了陈柚跟另外两个知青。

    在这个时候开工,能寻到社员们帮忙,将预算给部分大队,而大队里给做事的社员工分。

    有的大队里将原来的祠堂、牛棚等改造后给知青住,他们大队是给知青划了一块宅基地,让知青们建设。

    一切都是空白的。

    不知道为什么不去年就开始建设,而是等到了今年才将建设知青点的事,给知青们自己安排。

    知青点的屋子要知青自个规划着预算,一两千块钱造一栋十几个人住的屋子,乡下人觉着这些小半个农民,做不出什么好屋子来。

    这些钱是将新来的知青的安置费算进去的,因着知青楼的建设,陈柚跟另外两个知青都忙碌起来。

    请人打地基、买材料……样样件件,趁着这时候能够请到人,还不耽误地里的农活。

    社员们不看好的知青们,竟然将一切搞得像模像样。

    队里将管钱的事交给了陈柚,知青楼的开支由她这个高中生来计算,三个知青里头,她是最有文化的那个,另外两个都只是初中生。

    作为高中生,陈柚自然承担了“会计”这个职位。

    在看到陈柚的列表记账后,队里的会计还过来跟陈柚学习,因此还给了几位知青一些方便。会计到底是本地人,对材料的采买要比知青们晓得的要多许多。

    陈柚对建设材料的了解本止步于书籍,知道哪些能用、不能用,对真正的如何采购材料还是一知半解。有了会计和其他社员的指路,陈柚对知青楼的建设,心中更有了底。

    会计这样做,也引起一些人的不满意来。

    几个城里人,对他们的材料要这样较真,拿着尺子、用着榔头的模样,都是对他们的不信任。但对几个知青来说,建设知青楼的钱,是一笔天文数字,陈柚几乎要为此睡不好觉。

    为了这笔钱,另外两个知青就在陈柚的房子住下,三个人一起守护着建设知青楼的钱来。就是在屋子里搭了一块板,两个男知青睡在一张床板上。

    陈柚忙得跟一个陀螺似的,除了知青楼的建设,她还要忙初中班的事。

    年后,队里的小学里确实多了初中班。

    因为是这个学年才办的,甚至没有什么学生来念书。

    陈柚要跑去半亩大队学生家中,说明井塘大队办了初中的事,算是广招生源。那几天,陈柚一个人要分成几个用。

    还好井塘大队的学生,会有村里的队长、主任等去劝学。

    倒也不是一定要小学毕业生都来念书,而是要表明他们队的态度。

    陈柚是井塘大队初中的招牌,她是沪市的高中生,代表着更有学识。

    解放前念过书的人家,那都是念的私塾,大伙儿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么。

    就有人对陈柚产生质疑,一个女娃娃,能教好书?

    “以前私塾都是秀才!”

    “再不济也祖上也是有学问的,都是上了年纪的,有见识的。”

    陈柚的年纪似乎太年轻了。

    也不是怀疑老师没文化,而是觉着就算高中生,这也不会教人的。

    质疑的话也是这样说说,要念书的还是要去的。

    能想到要念初中的,那都是有点想法的,不说更换门楣,那也是不想一辈子在地里刨食的。

    去念书也不是要考状元,只是拿一个初中文凭,城里招工的时候有个机会。

    队里的学校并费不了多少钱,几天的工分就能够念书,在队里念书也不耽搁孩子做些家务事。

    只要自家孩子能念初中,井塘大队的家长还是乐意送孩子念初中的。

    倒是半亩大队,跟井塘大队还是有些距离的。

    不过比起去公社念初中,那还是井塘大队的初中更近一点。

    听说老师是大城市来的高中生,听起来还是有些唬人的。

    开学后,陆陆续续有学生到学校里来。

    陈柚班里每天的学生人数都是不一样的,给学生上课都成了件十分令人头疼的事。老知青比新知青来得早,陈柚手里的“会计”的活就交给了其他人。

    没回家的那两个知青接过了这份活,并且带着回来的知青一起搞知青楼的建设。

    说建设也不至于,他们就是做一些力所能及能做的事,但也绝做不了多少,更多的像是热锅上的蚂蚁。就算是做过农活,甚至是修过水库、修过马路,但那也是一担一担石头泥地挑,不是要做一些什么技术活。

    建设房子,还是跟技术有关的,他们没有那样容易上手,也没有多少能给他们练手的地方。

    他们做事不一定能够为造知青楼节约成本。

    学生的人数恰好稳定下来,陈柚的教师事业也恰要步入正轨。

    又将手里的会计活脱手,似乎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去。

    不用干农活就可以挣到一个月两三百的工分,每个月还有几块钱的补贴,日子要比一般的知青好过许多。初中教师的待遇,是要比小学教师的待遇更好一些的,小学老师的补贴是每个月五块钱,初中老师能够多几块钱。

    至于到底是几块,队里之前没有初中教师,没人给陈柚说一个确定的数。

    陈柚成为大队初中教师的事,四队的人都不意外,年前他们就这样认为。沪市来的陈知青,是他们队里头最有文化的。

    从刘春那里传出来的给鸡洗澡的事,就是陈知青做的。

    准备一堆沙子,鸡自己就会用沙子洗澡,爱干净的鸡能少瘟。

    这样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就说那些城里来的男知青就没有瘌痢头,城里人就说是因为城里人爱干净。

    刘春还送了几个鸡蛋,祝贺陈柚当上初中教师。

    对城里来的陈知青来说,当老师肯定是要比做普通社员要好的,赚到的工分是算队里壮劳动力工分的。

    “陈知青这一回你不用再插秧啦。”

    刘春还记得第一回瞧见陈知青腿上好几根蚂蟥的模样,真的是一张脸都是煞白的,那张脸瞧上去要没了血色。每一年下地插秧,腿上没有几条蚂蟥,是不可能的。

    被蚂蟥吸血,是水田里习以为常的事情。

    当年的那一幕还是给刘春留下深刻印象的,刚下乡的陈知青比现在白皙,在这些黑黄农民里头,她的肤色更是亮眼的。

    那时候刘春就在想,这是在遭罪。

    又想,当城里人真好。

    也只有城里人才能养得这样好。

    陈柚听了这话,脸上挂着笑:“大春姐还记得啊。”

    “那很难忘记的,你知道你那时候脸煞白,跟纸片样的。”

    陈柚说:“我都忘了。”

    “大家那时候都说你肯定会走的。”

    后来,队里的人也是这样想的。

    “他们都说教初中生,就应该用高中生来教。”

    陈柚在四队的口碑那是真的不错,即使之前招工的名额没有轮到陈柚,但是他们都晓得这个沪市知青迟早会离开的。

    她跟他们是不同的。

    那旧房子新填的瓦,像模像样的鸡窝,豆腐块一样的菜地。

    即使陈柚做事很有章法,他们也觉得陈柚跟他们这些乡下人是不同的。

    就说他们之前养了那么多的鸡,就算知道谁家的鸡会下蛋一些,也有一些更会下蛋的观察,但这样多年下来,自家养的鸡一年就下那么一些蛋。

    他们队里的陈柚,特别聪明。

    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她有点神。

    今年开了春,很多人去陈柚那边换踩蛋。

    陈柚换是换了,却也给大队长建议村里弄一些来杭鸡。慢慢选种,到底不如资料上说的那些来杭鸡下蛋多,但是家鸡的生长也要考虑到天气因素。

    落在大队长嘴里,那就是知青建议村里养洋鸡。

    “……”

    陈柚也只是点点头,确实也是这个意思。来杭鸡的味道或许不是那样鲜美,但是鸡蛋还是鸡蛋,鸡屁股里下的蛋才是社员养鸡的主要原因。

    不然也不会母鸡远多于公鸡。

    陈柚回沪去图书馆的时候也会看一些农业相关的知识,养鸡的事确实是让她吃到甜头的,她在乡下能过得不那样苦,多亏了养鸡的知识。

    从社员们那里知道的,结合书中的,加上自己的实践。

    养鸡这件事几乎是她一下乡就开始做的。

    鸡到底下几个蛋的事,社员不会去算,他们到陈柚这里要踩蛋也是听刘春说家里的鸡会下蛋,有的人是跑去刘春家换的,一些来找陈柚。

    -

    到了发补贴的日子,随之而来的是教师资格换人的消息。

    陈柚想起自己忙前忙后的一整个月,问:“为什么?”

    “她比你更合适。”

    新来的老师是南市的高中生,南市是赣省省会。

    一直以来社员都觉得南市的知青,要比沪市的知青好相处。

    南市跟沪市确实有差距,沪市比南市更富裕。

    但对队员来说,南市自然也是大城市。

    南市是赣省最有排面的地方。

    同样来自大城市,南市的知青要好相处许多,下巴看人的疏离感也远许多。

    南市的知青,不如沪市的知青讲究。

    合适不合适,跟那个知青哪里人关系不大。

    只是陈柚是不甘心:“我已经教了一个月,我也是高中生,我不比别的人要差,我热爱这份工作,热爱这份事业。”

    “你说这些都没有用,名字已经报上去,县里的补贴发下来也只会是她的,而不是你的。你教书的这个月,她愿意把这个月的补贴让给你,不然这都是她的。”

    这样离谱的话,完全没有道理的话,明明是她做了事,却成了别人的施舍。

    她拿着自己教书得到的工资,竟然就这样成了别人的施舍。

    “原来还可以这样。”

    “本来就是她的,只是她回家过年,那时候你正好在队里,就让你补上。代课老师,本来就是不稳定的。”

    “……”

    她跟他都知道不是这样一回事,但是话这样说,她也没有别的办法。

    因为没有人会为她说话,是她去当这个老师,还是另外一个高中生去当这个老师,对别的人来说没有任何的影响。

    陈柚知道自己并非是不可替代的。

    但是此刻她真的是厌恶的。

    厌恶这种糊成一团的感觉,生活根本就不是灿烂的,呼吸得在黏哒哒的空气中汲取氧气,才不至于窒息,可每每呼吸、每每行动,都是在这糊成一团生活里滚动。

    “不是要两个老师么,另一个是谁?”

    “……”

    果然,另一个老师只是一个初中生。

    陈柚真想将九块钱丢在地上,甩在对面人的脸上,但是她没有办法这样做。她简直要没有脾气,别人说她混得如鱼得水,她却知道自己几近奔溃。

    为什么啊。

    又凭什么呢。

    凭一个是本地人,另一个在本地有亲戚么。

    不是的。

    是因为她不愿意在这里落户。

    她不愿意嫁给一个毫不相干的人。

    “好,我知道了。”

    见陈柚这样识相,说着谎话的人,还松了口气。刚刚那样的眼神,真的有些怵人。他自然不会怕一个小丫头,但是人到了极限,什么事都能够做出来。要是这个女知青的承受能力很差,来报复他会怎么样。

    就算知道最终吃亏的不会是自己,那也是不想吃半点亏的。

    “她还蛮识相的。”

    得了这样一个评价的陈柚,将家中的被套床单都拉出去溪边洗。春日的水还是凉的,踩着雨鞋在石头上,一双脚冻到失去知觉,只是用棒槌捶打着被套。

    敲打的时候手臂被震动有麻木感。

    周遭的小鱼都游走,溪水倒是清澈见底。

    像是看不惯溪水的清澈,陈柚想将它搅浑,可是无论如何做,溪水还是会恢复清澈,她的雨鞋踩进去,也是光滑如新。

    只是她的手,红彤彤的。

    “陈知青。”

    男人的声音,将陈柚从出神中拉回来,她皱了皱眉头,将被套拧干捶打放进篮子里头。

    像是没有瞧见那个人,绕过他走。

新书推荐: 如何攻略两面宿傩 二次心动,吻安,女皇陛下 又梦见修真界的早死白月光 惊!在旅综里挖到了上古八卦 当她拒绝当狐狸精后 女医 不夜情书 鲤鱼会在树旁边 重生之我穿成芙卡洛斯 五条妹妹对他爱搭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