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7 章

    这一日,徐国毅、徐国亮和徐国山被乔念正在家跟着王燕一起烙地瓜煎饼呢。

    刚刚烙出来的地瓜煎饼,卷上一颗大葱,再抹上一点自己晒得大酱,就已经是让人垂涎的美味了。

    这时候家家户户基本上都是自己烙煎饼吃,有的人家在给自己的儿子说亲的时候,被说亲的姑娘会不会烙煎饼也是提前了解的重要一点。

    烙煎饼是这时候未出嫁的姑娘在娘家必须学会的一项最基本的技能了,经常有母亲对自己闺女说:“你要是学不会烙煎饼,以后嫁到婆家去可是得挨打的。”

    当地的女人们几乎都会烙煎饼。

    王淑君之前没有烙过煎饼,今天就是为了跟着刘嫂子一起学一下。

    王淑君抱着快两岁的徐子思,就看着刘嫂子很麻利的把地瓜面粉加上水和成稠状,用勺子舀一勺放在鏊子的边缘上,拿着一个和抹水泥似的东西,沿着热鏊子边缘,一圈重叠着另一圈,由外圈向里圈推进,快速推着那一坨面粉糊糊在鏊子上移动。

    这个“鏊子”的称呼也是刘嫂子娘家那儿的方言了,实际上就是王淑君穿越之前在外面买路边的小吃煎饼果子时,商贩用的那种平锅。

    那时候家家户户基本上都有鏊子,这个在当地就相当于也是一口锅了。

    鏊子有三个脚,不需要放在灶台上,就临时搭在土灶上或者几块砖头上就行,然后在支好的鏊子下面烧晒干的麦秸草或者柴火。

    一层面粉糊糊粘在光滑的鏊子上,王淑君接着用手里的东西把鏊子中间剩余的一点面粉糊糊刮下来放到面粉糊糊盆里。

    “啧,你这也太厉害了吧。”

    王淑君赞叹道,不过看了一遍倒感觉不算太难。

    “这有啥厉害的,咱这儿的女人谁不会做,也就你夸我了。”

    刘嫂子笑笑,顺手往灶堂里头又添了一把柴,火不能太旺也不能太小。

    这时候鏊子边缘上的煎饼开始翘边了,王淑君抱着徐子思坐在一旁就闻着一股刚烙好的煎饼的香气。

    刘嫂子从鏊子上揭下了整个煎饼,然后撕了一半递给王淑君,另一半塞进自己嘴里:“尝尝我的手艺。”

    王淑君也不客气,接过来凉了凉,又撕下一半递给徐子思,然后才咬了一口,刚刚烙好的煎饼也好咬,不需要就着其他东西吃就香的很。

    等刘嫂子快烙完了,王淑君进屋端了自己用地瓜面、红薯、白薯调的糊糊:“嫂子,借我用用你家的鏊子呗?也省的多洗一个了。”

    “那有啥不行的,用吧。”

    刘嫂子就接过徐子思让开了,站在一旁看着王淑君做。

    王淑君就学着刘嫂子刚才的样子做了一个,倒也不是太难。

    刘嫂子忍不住赞叹道:“到底是年轻人,脑子就是好使,学啥都快。”

    等到了晚上的时候,王淑君提前煮的一锅白菜小米汤也温温的正好吃,就着今天新做好的地瓜煎饼也算是做好了一顿饭。

    “妈妈,我们出去玩去啦!”

    徐国毅、徐国亮和徐国山帮他们娘收拾完饭桌、扫完地后这才申请要去院子里玩一会儿。

    “行,去吧。只准在院子里玩,不准跑远了。”

    王淑君一边在家和相维军把饭菜用东西罩起来,一边叮嘱徐国毅、徐国亮和徐国山。

    徐国毅带着两个弟弟出门去刘嫂子家里和刘嫂子生的两个儿子一起玩,几个人之间的关系感情还算得上是不错。

    徐国山虽然在一行人中年纪最小,不过也喜欢跟着自己的两个哥哥这种大孩子后头一起玩。

    而吃过晚饭,院子里就开始热闹了——家属院的孩子们都出来在院子里玩。

    王淑君和刘嫂子还有其他军嫂搬了凳子坐在屋前抱着各自年纪小的孩子拉呱。

    这种坐在一起聊八卦的行为乔念是做不出来的,毕竟她没有什么八卦可以聊的,顶多就是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

    其他人就有很多八卦可以聊——谁家儿子娶了媳妇儿、谁家姑娘得了好归宿、谁家的闺女媳妇儿有了身子、谁家添了丫头小子、谁家不检点和旁人搞破鞋、谁家子孙不孝顺、新来的、刚走的,就没有她们不知道的,都在肚子里头装着呢。

    往往这种活动刘嫂子总是能撑到最后,成为最后一个离席的。

    按照刘嫂子的说法就是,谁先抬屁股准备走了可能走之后再讨论的人就是先走的那个人了。

    王淑君虽然觉得无奈,但还是觉得刘嫂子这话是有几分道理的。

    因而每当王淑君抱着徐子思回去的时候,小姑娘都已经在王淑君的怀里睡得很熟了——因而倒是省了王淑君一番哄睡的功夫。

新书推荐: 鸿雁归春 娇哄 虚情假意 (业她)春华秋实 成为书中男二的病弱妹妹 葡*******水 与你同世界殉难 恋爱史不可为空 [全职高手]大狗狗是狼 大帝重生,把战神娶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