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宋盈君家的玻璃温室蔬菜产量翻倍,上了市日报晚报的头条,市电视台还轮播这则消息。

    宋盈君本来还想着,年尾了,村里修路的,修学校的,给村民修盖房子的,村尾修桥的,这些工程队都早早放假,工人们都回家去了,她年尾这农庄估计没什么生意。

    万万没想到,报纸和电视报道之后,来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摆在院子里的折叠桌这几天就没收起来过。

    幸好这儿的客人跟镇上的客人不一样,不着急赶着吃饭,宋盈君自己一个人也能应付得来。

    卫家涌离海特别近,外地来这儿的人都特别喜欢吃海鲜,都说这儿的海鲜特别新鲜。

    如果客人愿意,宋盈君还让客人自己选蔬菜,直接到玻璃温室里,指哪颗菜拨哪颗菜,指哪根黄瓜扭哪根黄瓜。

    自家没有的,让村里其他家方便的摘了送一趟,猪肉就还是孙秀芬家的。

    现摘现炒,客人都大赞这儿吃进去的特别新鲜。

    客人在院子里还能透过厨房的透明落地玻璃看着宋盈君做菜,看着放心,不怕自己选的食材被掉包。

    而且宋盈君做菜有条有理,看过的客人都说,看着老板娘做菜也是一种享受。

    卫疆怕她辛苦:“你这样不麻烦吗?”

    宋盈君摇摇头:“不麻烦,我打算一直这么干。大家的生活水平都开始提高了,对吃进嘴里的食物要求会越来越高。”

    卫疆看了她一眼:“我媳妇怎么这么厉害呢!”

    宋盈君瞪他一眼:“你这什么表情,挤兑我是吧!我就厉害怎么的!”

    卫疆赶紧求饶:“我是真心赞你啊!对了,你这农庄是时候起个名字了。”

    宋盈君抹完脸霜,掀开被子钻进去:“早想好了,叫‘为君农家菜馆’。”

    上辈子,她在江城干流动摊小炒攒了钱之后,又确保自己有了稳定的客源,刚好遇着她在门口摆摊那间店要转让,她就把店盘了下来。

    她那间店就叫“为君农家菜馆”。

    离除夕还有四五天,唐齐临校长带着几个住校老师来吃饭。

    他们都是江城人,宋盈君知道江城人偏甜口,给他们做的糖醋里脊都是偏甜的,只有一丁点儿酸。

    没一会儿这道菜就光盘了,他们让宋盈君再做一盘,宋盈君这次给他们多放肉,给他们做一盘大盘的,上菜的时候他们都笑着说“老板娘大出血”了。

    唐齐临喝了点酒,脸上泛着点红,很高兴地让宋盈君坐跟跟他们一块吃。

    这时没有新的客人,另外几桌客人也没吃完,卫疆抢着干收拾饭桌的活,宋盈君闲着,就坐下跟他们一起吃点。

    唐齐临主要是想提宋子君上初中的事——

    “我们学校的初中部教学楼已经建得差不多了,再过半年就能投入使用。”

    “教育局那边也给我们分配了初中的各科老师。”

    “你家宋子君是咱们学校小学毕业的,下学期考完试,可以优先直升咱们村的初中部!”

    几个老师也帮腔——

    “放心,分配过来的老师都是江城师范大学毕业的!”

    “有两个是我同学,性格都是很有耐心的,家长绝对可以放心。”

    “镇上的初中好是好,但你家孩子到镇上念初中,得住校,不然不方便。”

    唐齐临语重心长地说:“宋子君同学的文化课成绩不算差,但可能是因为基础没打好,所以成绩不算好,如果要考镇上的高中,有点难。”

    这事宋盈君知道:“这个我了解。”

    唐齐临又说:“如果你让她直升咱们学校初中部,咱们知根知底,成绩初中还是可以追上去的。”

    旁边的主任说:“我们学校也很重视课外活动还有艺术类的,我觉得宋子君的舞台表现特别好,你也可以考虑让她往这方面发展。”

    主任没说太多,她知道以村里人的思想,让女孩子上台表演,那是有伤风化的。

    没想到宋盈君马上赞成:“我也觉得她有点表演天分,咱们学校会有这方面的课程吗?”

    主任一听眼睛都亮了,几个老师也精神振奋起来,宋盈君现在在村子里很有威望,一提起她,个个都一脸佩服,如果能说服她的孩子在村里读初中,那对他们招生会有很大的帮助!

    于是几个老师和主任都争着发言——

    “我们跟市里的少年宫在谈,在我们学校设个戏剧社,他们定期来选有天分的孩子去进修。”

    “放心,都是周末才有课,不耽误平日文化课。”

    “绝对是正经的表演,有机会表演节目的话都能上电视的!我们全体老师人格担保!”

    宋盈君哪能不知道这些,上辈子的后来,卫家涌小学,卫家涌中学,在卫家涌改名“卫洲市”的时候,合并在一起,成为国内前十的“卫洲实验学校”。

    学校的师资,设备和教育都是国内领先的水平。

    宋盈君笑着点头:“成啊,但我有个条件。”

    老师们和主任校长正准备碰杯庆祝呢,一听宋盈君这话,都愣了愣。

    唐齐临问:“什么条件?”

    宋盈君说:“我知道校长对书法很有研究,那就劳烦您替我这小店题个字。”

    唐齐临一开始还害羞:“我平时那是瞎写的!”

    最后架不住老师们起哄,他也想做点什么感谢宋盈君对他和学校的信任,就答应了。

    看到宋盈君拿出做好的木匾,他郑重地先在纸上试了几次,最后找到手感了,一气呵成,在木匾上写下“为君农家菜馆”六个大字。

    最后落款写了他的名字。

    他的字苍劲有力又大气,跟他斯斯文文的外表反差还挺大。

    但宋盈君知道,唐校长是个一心要做教育的人,心怀大志,胸襟广阔,就跟他的字一样。

    后来他的字千金难求,他当年给卫家涌中学刚成立时题的一幅字,拍出了五百万的高价,宋盈君还特意拍下来送给他,来贺他的六十五岁大寿。

    ·

    宋盈君对客人口味要求的预测料得没错。

    卫家涌最近各项建村工程一起启动,不少领导都下来走访,连带着市里的电视台也跟着下来做报道。

    再加上宋盈君家玻璃温室的农作物产量翻倍的事儿上了新闻,这时候电视节目少,电视放什么大家都爱看,就都知道向宁镇下头的卫家涌的为君农家菜馆。

    卫疆发现,在他媳妇的经营下,他的院子外头,除了领导们,这几天居然有开小汽车生意人的来吃饭了。

    这些生意人走南闯北,见过的吃过的多了去了,主要是想尝尝鲜。

    一听说这个为君农家菜,那菜是地里现摘的,海鲜是从渔船从海里一捞起就送过来的,都纷纷找了过来。

    别的村子都只有过年在外打工回家的小伙子,卫家涌里,竟然来来往往不少外地人,这热闹的跟镇上一样!

    宋盈君自家玻璃温室里产的再多,但这客人一波波的,也吃得差不多了,她就让村里其他家人往她这里送。

    来的客人都是食客,看都是新鲜的,也都很满意。

    村里人呢,再也不用把菜挑到镇上去卖,苦哈哈蹲一天就赚几个钱了,个个见到宋盈君,那脸上都笑成了一朵花。

    年二十八那天,总算没再有人来了,宋盈君就在门外挂上了休息的牌子,把院子里的折叠桌椅都收起来,放到杂物房。

    卫疆跟她,带着宋子君和卫家娣,加上苏美兰和妞妞,在家里大搞一次卫生。

    卫生刚搞完,孙秀芬来给宋盈君送猪肉,肥瘦均匀的五花和梅花肉都包括其中。

    宋盈君过年的菜里必做蒜泥白肉,还有炒肉片,剁馅包饺子的瘦肉,她都一一提前跟孙秀芬订了,不然过年头几天市集都不开门,大家都回家过年了,什么都买不到。

    孙秀芬看着宋盈君把肉都一块块分开,码进绿色的冰箱里,心里是真佩服这个姑娘:“你这样好,拿出来化冻方便……”

    全部放进去那都冻成一坨了,化冻之后又吃不了那么多,再放进去复冻,那就不好了。

    平时孙秀芬都是送肉到门口结了钱就走,但宋盈君发现今天孙秀芬一直跟她聊这聊那,似乎有话要说。

    宋盈君关上冰箱门,问她:“怎么了?是不是找我有别的事?”

    孙秀芬眼神示意了一下在厅里看电视的三个孩子,说:“你送送我出门嘛!”

    宋盈君懂了,跟着孙秀芬出门。

    一出院门,孙秀芬就气愤地说:“不知道哪个挨千刀的传的,说你家地能长那么多蔬菜,那都是被做过法的,邪门得很!说都是农村娃,哪家像你家几个小孩白白嫩嫩的?说那是吃了你做过法的地里的东西,快要变狐狸精了!”

新书推荐: 那年墨染桐霜 [柯南]至于平等关系 糙汉夫君齐种田 无限梦境 自由狂想曲[快穿] 十七 向阳 [咒回]今天也在努力达成完美结局 神的对立面 (我是大哥大)小野猫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