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赵小美的平凡人生 > 第四章回城(4)牵线搭桥

第四章回城(4)牵线搭桥

    作者/方_忆写于1.22

    尽管新春的喜庆氛围尚未完全消散,赵小美却已经全神贯注,带着强烈的意愿,重新投入补习班的复习。她下定决心要抓住这个关键时刻,全力以赴,争取更好的成绩。然而,当她走进熟悉的教室时,却发现情况并非如她所预期。

    补习班里不仅没有出现想象中的热火朝天的学习景象,反而弥漫着一股自由散漫的气氛。曾经座无虚席、充满活力的教室里,现在显得有些空荡,只有不到一半的学生懒散的坐在自己的位子上。那些本应勤奋学习的身影现在缺席了不少,包括她那两位中学同学,与她内心的期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讲台上,平日里充满激情、总是侃侃而谈的英语老师似乎也受到了这股低迷气氛的影响。上课的精神状态显然没有恢复到往日那种引人入胜的状态,话语中少了几分激情,多数时候平铺直叙。

    面对这样的情况,赵小美虽然感到意外和惋惜。但她也明白,这不是她能左右的。但无论环境如何变化,唯有自己坚持不放松,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成功。因此,她告诫自己要保持初心,绝不能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一定要像上年底一样,全身心的投入到奋战之中。

    曲筱筱和赵小美因补习而结缘相识,并逐渐建立起深厚的友谊。经过年底那段紧张的复习备考,俩人相互支持,共同成长。每当疲惫不堪或被难题困扰时,就会在课间闲聊,放松心情,享受一下片刻的轻松时光。

    在这个冬日的午后时分,阳光以一种闲适而慵懒的姿态透过教室的窗户,洒满了教室内的每一个角落,甚至将空气中的微尘也照亮。原本静谧的教室,在这暖洋洋光线的照耀下,更显出生机与活力。补习班里本就为数不多的学生此刻更为稀疏,宽敞的空间内,前后排座位间仅零星地坐着几个人,显得空旷且宁静。

    此刻,前排就剩曲筱筱和赵小美了,俩人复习了一会儿,不觉又聊了起来,从沉重的学习任务,聊到很快就要进行的预考,然后自然而然地聊到了各自的家庭成员,并说起了他们的兴趣爱好。这些看似平凡的话题,却让她们找到了更多的共鸣。通过分享生活的点滴,她们的友谊在平淡而真实的交流中变得更加深厚和温暖。

    曲筱筱的脸上洋溢着自豪且温暖的微笑,她向赵小美不紧不慢地分享道:“你是不知道,我姐姐最近对画画那叫一个痴迷。她都能够一整天全情投入于画布之上,那种专注程度,就好像外界的时间流转似乎都已从她的感知中消失了一样。”

    赵小美听闻此言,眼中闪过一丝意外而喜悦的光芒,她接着说:“还真是巧了!我哥哥不仅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他的书法也非常出色。钢笔字写得就像行云流水一样,自然又流畅,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

    曲筱筱灵机一动,提议道:“或许我们可以找个机会让他们彼此结识一下?既然他们都有同样的艺术热情,没准能成为很好的朋友,甚至有可能碰撞出更深层次的情感火花呢。”

    赵小美听罢,立即点头表示深深的理解与赞同,并且语气中充满热切地回应道:“这个想法真是再好不过了!你知道吗,我哥赵锦城最近可被家里的相亲安排给折腾得够呛。我妈托了不少亲朋好友给他介绍对象,前前后后不下几十位姑娘了,但他始终没有遇到真正让他动心的那一个。即便有那么一两个他觉得还不错的,可人家姑娘却因我们家经济条件一般而打了退堂鼓。”

    眼看着自家哥哥即将步入而立之年,父母姐妹的焦虑之情也日益加深,他们期盼着他能够早日找到人生中的另一半。这种家庭氛围更加坚定了赵小美撮合他们二人见面的决心。她想,或许这次的艺术缘分,能帮助她哥找到那个在画布内外都能携手共行的知心伴侣吧。

    赵小美回家后,把她的想法告诉了父母。父母听后认为她的这个想法不错,他们了解儿子赵锦城对艺术的热爱和对未来伴侣的期待,所以觉得安排他们见个面很合适。经过一番考虑就同意了。

    赵锦城知道后,也没有反对,反而还有些期待。他觉得能遇见一个同样热爱艺术的女孩是件好事,于是便答应了见面。

    赵锦城和曲筱筱的姐姐在约定地方见了面。两人一照面都互有好感,聊得很是开心,话题从艺术到生活,又从人生理想到日常琐事,无所不谈。相亲很成功。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发现彼此有很多共同点,不仅在艺术上有相同的爱好,在性格和三观上也都很契合。于是,俩人第一次见面就认真考虑对方是否适合成为自己伴侣的问题。

    这之后赵锦城和曲筱筱的姐姐开始频繁地联系,每次见面都有很多话聊。他们一起去看画展、看电影,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美好的时光。渐渐地,他们的感情越来越深,开始谈论起未来和家庭。发现彼此都非常适合对方,于是决定走到一起。

    在补习班已进入预考倒计时的曲筱筱和赵小美得知这个消息后,都非常高兴。她们觉得这一切都是缘分,是她们的友谊促成了这段美好的姻缘。

    赵锦城和曲筱筱的姐姐互定终身,在赵家算是件大事,小美父母对此喜上眉梢,但同时也感到责任重大。结婚的准备工作提到了议事日程,小美母亲其实早就给儿子积攒了几年的结婚用品,像四铺四盖等床上用品早就备好了。虽然受家里经济条件的影响,但一些重要的生活物资和地方习俗该有的东西还是要准备的。

    在过去年代里,“三转一响”是社会中极具代表性的家庭四大件,它们分别是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这四样物件在20世纪60至70年代的社会生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其中自行车不仅是一种珍贵的代步工具,它还象征着拥有者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拥有一辆自行车的家庭,往往会在邻里间引来羡慕的目光。

    缝纫机则是那个时代家庭生活中的实用必需品,其重要性体现在日常衣物的修补以及自制服装上,在物资相对匮乏的时代,缝纫机能帮助家庭节省开支并满足个性化需求。

    手表作为当时较为稀罕且价格不菲的商品,佩戴一块手表不仅是计时的需要,更是个人品味与社会地位的体现,持有者往往会因此而倍感自豪。

    至于“一响”收音机,是当时最为普及的娱乐和信息获取工具,它为家庭成员们带来了音乐、故事、新闻以及天气预报等多元化的听觉享受,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

    除了这些大件物品外,男方家庭在准备婚事时还会精心购置床上用品,如“四铺四盖”,包括四床床单、四床被套及一对枕头套等全套寝具。此外,家具类的必需品如衣柜、桌椅等也是必不可少的嫁妆内容。

    婚礼过程严谨且充满仪式感,从提亲、定亲、送彩礼到迎娶新娘,每个环节都遵循一定的传统规矩和礼仪。随着时代的变迁,不同地区的婚礼习俗也发展出了各自独特的风貌和习惯。

    新家具所需的木材已经堆满了内屋地下,小美父母正商量着请一位木工师傅上门来打造。这时,赵锦城走进屋里,对父母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不必从外面找人了,我们自己来做这些家具。”

    “你。。。会木匠活吗?”赵氏夫妇不禁被儿子的提议逗乐了,觉得他突然有些异想天开,毕竟制作家具可不是儿戏。

    “我的同学李立中擅长木工手艺,他家里的柜子什么的都是他自己亲手做的。我已经和他联系过了,他同意来咱家帮忙,我可以在旁边打下手协助他。”

    听闻此言,父母也就不再多说什么,既然有这样的熟人愿意帮忙,自然是再好不过,而且手工费可能也会相对便宜些。

    “那。。。咱们得给人一天多少钱呢?”小美母亲关切地询问工钱事宜。

    “他说不用给工钱,只要管两顿饭就成,李立中最喜欢吃鸡蛋,您每天记得多给他煮几个荷包蛋就好。”

    “真的?”小美母亲一听心里暗自欢喜,这倒是简单,家里别的东西或许不充裕,但鸡蛋是最不缺的——鸡棚里每天都能捡拾到八九个新鲜鸡蛋。

新书推荐: [杂物箱]阅读指南 猪被白菜拱了 重返人间 远川犹在 七年滋养 海*******花 钓系掌柜养成计划 王妃刺杀日常 明嘉皇后 速速与我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