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神雕侠侣

    金书开篇我打算先说《神雕侠侣》,这本书不是金庸的巅峰之作,也不是他的武侠开山之作,为什么我要先讲它呢?因为我认为这本书是金庸从传统武侠向文学作品转折的一个点。

    在这本书之前,金庸写的《书剑恩仇录》、《碧血剑》和《雪山飞狐》还都拘侑于传统的美女爱英雄以及寻宝上,从《射雕英雄传》开始有所突破,但是总体依然没有脱离传统的范畴。

    从《神雕侠侣》开始,金庸才开始真正尝试去走反传统的套路,向更加文学化的方向转变,但并不能说十分的成功,因为这其中有其背景的特殊性。

    说实话,初读《神雕侠侣》的时候,我读到大胜关英雄大会,杨龙相会的时候,我就没有读下去,弃文了,可以说《神雕侠侣》是唯一一本我看到中间弃了的金庸武侠小说。那时候还小,并没有很深入的思索原因,多年后再重读《神雕》,才发现原因所在。

    这回重读《神雕侠侣》,我特意没看新版,而是看的连载版,因为我觉得最初的版本才能真正体现出作者的创造初衷,想借此印证一下我对《神雕侠侣》的看法是否正确。

    其实我觉得这本书金庸的故事框架是在借鉴《哈姆雷特》的基础上构建的,杨过对小龙女是有一定的恋母情结,对应哈姆雷特对母亲乔特鲁德的特殊感情,而他对郭靖的复仇,对应哈姆雷特怀疑自己父亲被叔叔杀害,不断证明并复仇的故事。

    在这个过程中,他错误地杀死了心爱的恋人奥菲莉亚的父亲波罗涅斯,并不得不接受了与其兄雷欧提斯的决斗。所以在最初的构想里,郭芙的定位对应的就是奥菲利亚。

    而在人物的构思中,金庸借鉴了《红楼梦》。小龙女和郭芙,一白一红,对应了钗黛。金庸信佛,在因果宿命的情节安排中,也同样借鉴了《红楼梦》。

    金庸从小时候就随母亲看《红楼梦》,并且在后来的访谈中,也亲口承认过自己的作品多借鉴红楼。

    其实金庸对莎士比亚的喜爱,也不亚于《红楼梦》,他曾说过:“如果有一天能上太空,又只能带一套书,那必须是莎士比亚全集。”

    他的六篇莎翁戏剧评论,分别是《凯撒大帝》、《驯悍记》、《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理查三世》、《第十二夜》,写于 1954 至 1957 年间。而《神雕侠侣》创作于1959年。

    在评《哈姆雷特》时,他说“我曾根据英国布莱特雷教授的分析,把《哈姆雷特》中的大小冲突,一条条地列举出来”;并列举了至少八种对哈姆雷特性格的说法...。并自称 John Gielgud 朗读的《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奥赛罗》、《莎氏十四行诗》等唱片“我听得很熟”。

    所以金庸写小说好看,是有丰富的文学积累的,任何成功都不可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在这里发一句感慨,像我这种不学无术,全凭小聪明的人,对这种真正有学识的人,也只能望洋兴叹了。

    关于金庸对小龙女和杨过的恋母情结定位初衷,从最初的连载版看还是很清晰的。

    连载版小龙女出场年龄是二十岁,郭靖带着杨过上终南山时,正赶上小龙女二十岁生辰。

    丘处机【见郭靖满面迷惘之色,于是说道:“今日是那姓龙的女子二十岁生辰。”】

    后来杨过从全真教逃进古墓,在古墓呆了两年后,书中说杨过十六岁,小龙女二十二岁,所以金庸明确设定小龙女年龄比杨过大六岁。这一点和宝钗比宝玉大五六岁一样。

    【杨过此时已有十六岁,虽然生得高大,但男女之别,情爱牵缠等等,一窍不通,隐隐约约间只觉这位师父美貌无比,每见到她,就自然而然的心中喜悦,……

    小龙女自幼生长古墓,对世事比杨过尤为朦胧,她今年已二十二岁,由于勤修苦练,早将□□练得半点都无。师徒二人虽是一对璧人般的少年男女,但朝夕相对,一个冷淡,一个恭诚,竟无半点越礼之处。】

    杨过出场时,金庸写【忽听山后异声大作,涌出成千百的青竹蛇儿,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身穿青袖,口中唱着山歌,拍手踏步而来。】

    这个十四五岁写的不是很明确,后来杨过在桃花岛呆了半年后,又在终南山呆了半年,才进古墓,在古墓一年多后,杨过十六岁,所以杨过出场准确年龄应该是十四岁。

    程英陆无双出场年龄都是九岁,但是程英比陆无双大半岁:

    【这五个少女中有三人是十五六岁上下,另外两个却都只有九岁。这两个幼女是中表之亲,表姊姓程,单名一个英字,表妹姓陆,名叫无双。两口只相差半截年纪,】

    武敦儒和武修文兄弟二人一个十二岁,一个十一岁:

    【陆大娘忙伸手扶起,一问姓名,那摔破额角的叫武敦儒,是哥哥,弟弟叫做武修文。两人相差一岁,一个十二,一个十一。】

    郭芙比武修文小两三岁:

    武修文【见那女孩约摸比自己小着两三岁,人矮腿短,自己一发足便能追上,那知他刚展开轻功,那女孩如箭离弦,剎那间已奔出七八丈远,竟把他远远拋在后面。】

    比程英、陆无双都略小:

    【另一角里却站着一个粉装玉琢般的女孩。她比程陆姊妹年纪略小,可是神色傲然,不和四人一起玩耍,正是郭靖与黄蓉所生的女儿郭芙。】

    连载版没明确说郭芙年龄,不过照这个描写应该是八九岁的样子,后来新修版明确了年龄也是九岁,也就是说刚满九岁。

    半年后郭芙九岁半时,小龙女过二十岁生辰,小龙女比郭芙大十岁半。

    待到小龙女伤心离去,杨过下山时,金庸明确给二人情感定位为【亲若母子】。

    杨过【只呆得半晌,欧阳锋已然不见人影,他四顾茫然,但见空山寂寂,微闻鸟语。杨过大叫:“姑姑,姑姑!爸爸,爸爸!”隔了片刻,四下里山谷回音,也是叫道:“姑姑,姑姑!爸爸,爸爸!”

    他数年来与小龙女寸步不离,亲若母子,突然间她不明不白的绝裾而去,岂不叫他肝肠欲断?杨过又是个情感比常人强烈十倍之人,伤心之下,几欲在山石上一头撞死。】

    你看这段杨过喊小龙女欧阳锋时,喊的是“姑姑爸爸”,把姑姑和爸爸并列在一起,就像一个孩子在大喊妈妈爸爸。

    这时候杨过尚不明白小龙女对自己的感情,仍然把她当做妈妈一样。小龙女在杨过十六岁时,也仍把他当做孩童看待:

    【小龙女年纪渐长,越来越是出落得娇美无比。这年杨过已是十六岁,长身玉立,已与师父一般高了,但小龙女仍当他孩童看待,丝毫不避男女之嫌。】

    后因为尹志平的出现,和李莫愁的点拨,小龙女对杨过的感情逐渐起了变化。直到被尹志平侵犯后,直言要做杨过妻子。

    当一个视为母亲的人,忽然要做妻子,所以杨过的反应是惶恐茫然,不知所措,没有甜蜜。

    【小龙女大声道:“难道你不当我是你妻子?”

    杨过从未想到过这件事,突然被她问到,不由得张皇失措,不知如何回答才好,只喃喃的道:“不,你不能是我妻子,我怎么配?你是我师父,是我姑姑。”

    小龙女气得全身发抖,突然“哇”的一声,喷出一口鲜血。】

    【杨过慌了手脚,只是叫道:“姑姑,姑姑!”】

    【杨过一怔之下,更是不知所措,眼见她白衣的背影渐行渐小终于在远处山道上消失,不禁悲从中来,伏地大哭。】

    李莫愁攻入古墓时,小龙女让杨过一个人离开,书中作者评价:

    【杨过腰一弯,已冲出石门,回过头来,要向小龙女最后再瞧一眼。

    这一眼若是不瞧,他一冲而出,日后不知要减却多少烦恼,要免了多少波折,但他生来是个至性至情之人,纵在极危急之际,也要向小龙女再瞧一眼。但就只这么一望,杨过这一生终于永远变了样子。】

    从这段话也可以看出,金庸给杨龙感情定位初衷是烦恼波折,就是一段孽缘,也就是说回头看这一眼并不是好事,不说是找到一生幸福,而是多了烦恼,生了波折。

    后来第六章的时候,郭靖黄蓉带杨过郭芙回桃花岛时,在路上收养了武敦儒和武修文,文中写:

    【靖蓉二人当日怜孤惜幼,原是一番好心,那知这四个小孩聚头,日后竟闯出一番难以收拾的大祸来。】

    这一章的题目叫【冤家聚首】,后来郭芙更是说杨过【这人自幼便是我命中的魔星】

    正对应是《红楼梦》里,贾母说宝黛不是冤家不聚头,黛玉说宝玉是自己命中的天魔星。

    贾母【急得抱怨说:“我这老冤家是哪世里的孽障,偏生遇见了这么两个不省事的小冤家,没有一天不叫我操心。真是俗语说的,‘不是冤家不聚头’。几时我闭了这眼,断了这口气,凭这两个冤家闹上天去,我眼不见、心不烦也就罢了,偏又不咽这口气。”】

    【黛玉听了,睁开眼,起身笑道:“真真你就是我命中的‘天魔星’!请枕这一个。”】

    所以金庸对过芙的定位就是像宝黛一样的一对冤家。

    在美貌定位上,黄蓉、李莫愁、小龙女的美貌不相上下。

    黄蓉比小龙女:

    【杨过侧头看她(洪凌波),心想:“这道姑也算得很美了,只是还不及桃花岛的郭伯母,更加不及我姑姑。”

    说到容色之美,黄蓉与小龙女其实难分上下,但杨过心有所偏,自然觉得小龙女要美得多。】

    黄蓉比李莫愁:

    【但李莫愁四下宣扬,说她师妹比她还要美貌。这赤练仙子们是见过的,她的姿色莫说武林中少见,就是大家闺色,也万万及不上她。”

    郭靖心中却道:“那又何足为奇?

    我那蓉儿胜她百倍。”

    其实此乃郭靖情人眼中出西施的想法,以言端丽秀雅,自是黄蓉远胜,但论娇媚冶态,却又不及李莫愁了。】

    而对年方九岁的郭芙,也极写其美:

    【武修文连讨三个没趣,讪讪的很是不好意思,定睛瞧她时,只见身穿淡绿罗衣,颈中挂了一串明珠,颗颗都有小指头般大小。她脸色白嫩难言,犹如奶油一般,似乎要滴出水来,双目流动,秀眉纤长。

    武修文虽是个小童,也觉得她美艳无伦,不由自主的生出一种亲近之心。但她神色凛然,却又似拒人于千里之外,令人畏惧退缩。

    那女孩一双朗如点漆的眼珠在武修文身上滚了一转,问道:……】

    后到尹志平为小龙女自断两指,并侵犯小龙女从半夜到天明,其实我总有个感觉,就金庸最初定位杨龙是恋母情结的不伦之恋,小龙女会与杨过有一番纠葛,并阻碍郭杨两家联姻,但是最终会被炮灰,否则金庸不会让尹志平得逞,也不会设定小龙女出场就二十岁。

    但是这个想法,最终在当时的部分读者的影响下,在后期产生了偏离,也就造成了这部作品的撕裂感。

    我分析,这部分读者同情小龙女的际遇,喜欢她这种离奇的人设,大概也喜欢她这种你不爱我,就你死我活强烈的爱情表达模式。

    并不是所有的读者都喜欢小龙女,因为我相信还有一大部分读者因为《射雕英雄传》的情结,喜欢郭靖黄蓉女儿的。但是这部分读者多偏执型,表达强烈,据说有寄刀片,威胁不买报纸等等行为。

    而此时的金庸正处于创业阶段,他刚刚创立明报,《神雕侠侣》是连载在明报上的第一篇武侠小说。一开始明报没有名气,金庸全凭连载小说来打开明报销路,我想这也是他选择写《射雕》续篇的原因,为了争取到以《射雕》为基础的更多受众。

    所以读者的反应,若是放在其他阶段可能不会很大程度的影响到金庸,但是在创作神雕时,却恰恰是最能影响到他的时期。

    如果说《红楼梦》隐写是因为怕当时的朝廷,那《神雕》隐晦则是因为明报读者就是衣食父母。

新书推荐: 发疯作者笔下的发疯世界和它的发疯女主 我靠SL拯救世界 我再也不玩抽象了 穿成魔族后人人喊打的我成为了天道 媒婆相机 厌离 赴春光 暮色晚黎 退让 女帝养成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