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法

    状元巷,探花府邸后院。

    林黛玉吩咐紫鹃负责处理家务事,由忠仆王伯辅助,不是不信任王伯,而是由自己的贴身丫鬟紫鹃出马,象征着自己真正地成为老宅的主人,规矩得立好了,这样老宅众人才有了主心骨。

    坐在梳妆台前的林黛玉,看着铜镜中的自己,思考着路上秦王所说的话,以及他的心声。

    按照秦王所说的,贾家人觊觎父亲留下的家私,但得找个由头才好霸占,毕竟是女婿家的财产,作为娘家人却参活一手,不仅林家人不会答应,满朝非议也是他们承受不起的。

    因此,贾家人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我牢牢地掌握在手心,以我的名义接收那几十万家私,对外说替我保管。

    林黛玉呢喃道,“笼中鸟?”眼中闪过一丝冷意,她可不是娇滴滴的小姐,有的是力气和手段,如果贾家人真如秦王心声所说的那样,就别怪林黛玉心狠手辣,不念旧情。

    同时,林黛玉也在复盘和秦王的博弈,自己和他第一句话是以早朝时,秦王用和先父林如海的师生情谊,请求操办丧礼,实际上是用治丧的名义,敲打江南道的各级官员,追回往年拖欠的盐税。

    喊秦王师兄,他却回了句昌平县主,喊他秦王,他又叫自己小师妹,这人完全不按套路出牌,林黛玉想到那张贱兮兮的笑脸,就很恼火,可又无计可施。

    言语上的交锋讨不到便宜也是正常,毕竟秦王是君,自己是臣,天然就处于弱势的一方。

    紧接着就是第二次较量,那车辇颇高,自己不好上去,朝秦王伸手示意他帮忙,有示弱攀附的意思,但也有主导的意味。

    可秦王完全不上套,他就眯着眼,一点绅士气度都没有,但在封建社会讨论绅士气度,犹如无稽之谈。

    林黛玉从秦王对待自己的语言,行动中,发觉他看似不尊重自己,实则以一种相对平等的姿态和自己相处,完全没有男尊女卑,以权势压人的倾向。

    最后告别的时候,自己说,天地君亲师,师者位居最末,因此称呼秦王殿下,他才满意地露出笑容,告诫自己意识到这点很好,同时直接点名自己处境危险。

    林黛玉整理后,有点明白秦王的意思了,自己没有父母的庇护,年纪又小,很容易被贾家人以照看的名义接回荣国府圈养起来,唯有用礼法当作武器。

    天地君亲师,君在亲前,早朝时,雍武帝加封林黛玉为昌平县主,有了爵位,相当于有了皇帝背书。

    但这也许还不够,贾家人完全有可能以自己还未成年的名义,强行接收林家的财产,借口等自己成年了,再还给自己。

    可这一进一出,那账可就算不清了,到时候能还给自己的部分,能有原来的十分之一,就算是贾家人厚道。

    因此林黛玉必须提前成年,哪怕只是名义上的成年了,这就只能求助于皇后陛下,有她作为一国之母,为自己举办成年之礼,贾家人就无话可说。

    长乐街,秦王府。

    秦王吩咐手下的人收拾好行装,他领了老头子的旨意,被任命为江南道黜置使,不日就要离京前往江南,负责追缴江南道拖欠的盐税。

    这么一件得罪人的差事,别人都避之不及,秦王却上赶着接了下来,原因是很复杂的。

    历史的进程在元末明初的时候发生了拐点,起义军中并没有出现朱元璋这号人物,而是由汉王陈友谅驱逐北元,击败盐商贩子张士诚,建立了大虞王朝。

    然而大虞王朝并没有完全灭掉北元,只是将它驱逐到松墨草原,梅岭一带,因此北境时常有元兵入寇,九边将士戍卫领土,朝廷为此要支出一大笔费用。

    而江南道,作为大虞王朝最为繁荣的地区,自然也是朝廷赋税最主要的来源,特别是盐、铁这两项朝廷专有的税收,是赋税的大头。

    然而自从雍武帝即位后,江南道上缴国库的盐税却是一年比一年少,而江南道的黄册显示,江南人口逐年在增加,这不是悖论吗?

    人口增加,而赋税减少,那只能说明有人在其中动了手脚,雍武帝知道这里面贪污很严重,但被四王八公所掣肘,没办法大刀阔斧地进行盐税改革。

    因此只能退而求其次,任命自己的肱骨之臣林如海,作为江南道巡盐御史,追缴江南道往年拖欠的盐税。

    可当林如海的死讯传入京城,雍武帝知道后,当天晚上就没睡好觉,熬了一夜,第二天通红着眼上朝,把朝臣们都吓了一大跳,还以为雍武帝要掀起大案。

    然而雍武帝还是忍了,他还没有准备好,北元的威胁尚未消除,江南道不能乱。

    作为帝王而言,他必须吞下这口恶气,就是对不起自己的好友兼臣子,林如海。

    加封林黛玉为昌平县主,也是有着补偿的意味在里面,并不是雍武帝一时兴起。

    秦王这次作为江南道黜置使,就是要以平和的方式,尽可能收缴盐税,乃至于敲诈盐商富户们,只要江南道不爆发大规模骚乱,雍武帝就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作没看到。

    有了这笔钱,雍武帝就可以开启他执政生涯,第三次北伐,彻底地消灭北元残存势力,才能腾出手来,收拾国内的贪官污吏。

    秦王明白自己老父亲的意图,因此才会接下这个差事,也能打压赵王、齐王的势力,江南道的官员可从来没给秦王府送过礼。

    “林黛玉?”秦王安排好事务后,想起了自己老师林如海,留下的这个孤女,今天给他留下的印象。

    “老头子给她打开了一扇离开黄金笼的门,就是不知道这只雀鸟能不能把握住机会?值得期待呀。”

    此时秦王只当是在看一场好戏,贾家人和林黛玉之间的争斗,他是不会参与进去的,。

    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会和林黛玉,擦出不一样的烟火。

    在秦王的府邸中,他正与几位心腹谋士商议着前往江南的事宜。秦王深知,此行不仅是为了追缴盐税,更是一场政治斗争的开始。

    “王爷,江南道的盐商们与当地的官员关系错综复杂,我们此行恐怕不会太顺利。”一位谋士忧心忡忡地说道。

    秦王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不顺利?那又如何?本王此行,就是要打破这层关系网,让那些贪官污吏知道,大虞王朝的天变了。”

    另一位谋士点头附和:“王爷说得是,我们此次行动,必须谨慎而迅速,不能给那些人以可乘之机。”

    秦王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方的天空,思绪飘向了林黛玉。他想到了她那坚定的眼神,以及她与自己之间的微妙关系。

    “王爷,您看,这是林黛玉小姐派人送来的信。”一位侍从匆匆走进来,递上一封精致的信函。

    秦王接过信,只见信封上绘有淡淡的梅花,散发着淡淡的墨香。他打开信,只见林黛玉清秀的字迹跃然纸上:

    秦王殿下钧鉴:

    黛玉在此恭候殿下南行之安。江南之事,非一日之寒,望殿下多加小心。黛玉虽身在深闺,亦知世事之艰。愿以绵薄之力,助殿下一臂之力。若殿下不弃,黛玉愿为殿下筹谋一二。

    昌平县主林黛玉顿首

    秦王看完信,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没想到林黛玉竟有如此胆识和智慧,愿意在这场斗争中站在自己这边。

    “好一个林黛玉,不愧是林如海的女儿。”秦王赞叹道,随即吩咐侍从,“去,准备车驾,本王要去见见这位昌平县主。”

    与此同时,林黛玉在状元巷的府邸中,也在与紫鹃和王伯商讨对策。

    “小姐,您真的要帮助秦王吗?这可是一件危险的事情。”紫鹃担忧地问道。

    林黛玉坚定地点了点头:“紫鹃,你不懂。秦王此次南行,关系到的不仅仅是盐税那么简单。这是一场权力的较量,如果我能帮助秦王,那么贾家就再也不敢小瞧我。”

    王伯也点头表示赞同:“小姐说得对,我们林家虽然衰败,但也不能任人宰割。小姐若能借此机会,重振林家声威,也是一件好事。”

    林黛玉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方的天空,心中充满了决心。她知道,自己的命运,以及林家的未来,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新书推荐: 枷锁之太子番外 『一人之下』若梦平生意 【鬼灭】性转无惨的恋爱 [猎人]拜拜,揍敌客大公子 [HP]迟梦暗涌 肆骨[岐王×女帝] 姐姐,给我一点你的良心 求缘 和死对头穿书后虐文爆改甜文 论末世文女主与恋综的适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