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黑山见月 > 环环相扣

环环相扣

    张意之沉默片刻后起身,她向着那坟躬了三个身,离开了那。

    张意之从坟场回来时,天已经微蒙蒙发亮。她身上沾着黄土,灰扑扑落在脸上,蓬松的头发在脸的两侧张扬着,路过的人无论老幼都要多看她两眼。她一直坦然走着,直到在京中巡察官将言未言的胁迫下才慢慢弯腰拍了拍衣摆上的灰尘。

    “您真是张相丞?”他磨磨蹭蹭问。

    张意之收起代表着身份的令牌,背着手,在这一身狼狈的装扮的加持下,面上颇有得道仙人的洒脱和超凡,神神秘秘信信叨叨地凑近他,在对方一脸惊悚的注视下轻说道:“我不仅是张相丞,我还是张大仙,会抓人魂魄的那种……你要不要看看?”

    那小孩儿,很显然不经吓,张意之直起腰来,他已经瘫到了地上。

    张意之心满意足勾起唇角:“逗你玩的,谁叫你来的?”

    “您您您你你你……”

    “别您你的了……你再不说我就上朝去了?”张意之作势就要迈过他。这当然也是逗他玩的,今日休沐,根本就不用上朝。

    “相丞。”那小孩儿一个激灵抱紧了张意之的大腿。

    “是太子殿下,是殿下今早上在城墙兵府看早训,叫我来找相丞,我找了好久好久,张家的大人们只说您在城里,没说您在这啊!”

    张意之听见他的话,笑容渐渐收敛。

    昨日无论如何都想不起来的事在今晨起的时候清晰印在脑海中:沈晏清。

    她还没去找他,他倒是找上门来了。

    “殿下现在在哪里?”她问。

    “在西府,驾马要一刻钟。”他忙不迭说道。

    *

    张意之稳坐在马车中,外面人声鼎沸,合着远处的蝉声混杂凌乱,她甚至还有闲心将衣摆上的皱纹一条条捋顺。那小孩儿在外面驾车,算不上稳当,甚至时常有摇晃。

    张意之托着腮,隔着细薄透气的帘子隐隐约约能看见他卖力地拉着手里的绳子。她好奇,沈晏清一向稳妥,这次为什么派这么个小孩儿来接自己。

    她正想着,意外就已经率先出现。

    只听见外面一声惊呼还有很多人慌乱的步子,马受了惊高高拱起时,她几乎是条件反射从倾斜的马厢中站平,一快步掀起马车帘,一手扼住那被吓得面目发白差点就要掉下马去的小兵,一手扯住缰绳将马勒住。

    口中的浊气还没有吐干净,张意之就猛地看见马下有两个瘦弱紧紧依偎在一起的影子。她的瞬间心揪起来。

    沈月明怀里紧紧搂着那个马蹄下惊恐不已的孩子,逆光去看,正巧就见那高悬之上,半跪着,一身赤衣,冷着面目正在控马的张意之。

    她听见那人轻轻呵一声:“快离开!”

    可是晚了,她的脚方才太快冲过来已经崴了,她现在走不快,只能紧紧护着身下这个孩子。

    电光火石之间,沈月明咬着下唇将怀里的孩子快速推向一边的人群,继而闭上了眼。霎那时迟,在众人的惊呼声中沈月明只觉得一只手掐住了自己的腰肢,接着带着自己一阵天旋地转。

    就在那眩晕和人群的惊呼中,她闻到了一丝淡淡的海棠香。明明京中所有的海棠花都在一场狂暴的夜雨后尽数凋落,这时候怎么会有花香呢。

    可这样的念头一瞬即逝,因为很快张意之就松开了她的腰肢。

    她颤颤睁开眼,张意之立刻松开被吓坏的沈月明,往后退了一步,抱拳致歉:“是在下失礼。”

    马已经落下蹄子在地上呼哧呼哧喘着白气,四周的人要么惊魂未定要么开始疏散,刚找到自己的孩子的那个母亲气得又哭又骂,狠狠在孩子身上拧了一把,牵着他就要往家走。

    沈月明心脏跳个不停,她因为未知的恐惧还保持着刚才在马下双手抱胸的动作,甚至姿势都是僵硬的。

    她吓得眼里含着泪,像是半倍速慢慢转过头看向张意之。

    张意之还保持着抱拳低头的动作,沈月明的脑海里却迟迟总想着方才在马背上那劲劲的手和颇有些秀气的眉眼,这身红衣裳真是衬他,像是中举游街的少年状元一样。

    她哆嗦着先长长叹出一口气来,才慢慢地把手从胸前拿下来,试着活动活动自己僵直的双腿和一动就疼的脚腕,还有被她握的有点疼的腰。

    沈月明面目发红,眼中带泪,面上湿漉漉带着泪痕,显然是吓得不轻。张意之确实惭愧,也有心弥补:“我找一个稳妥的人送姑娘回家吧。”

    “不……”沈月明却立刻轻声谢绝了她。

    张意之直起身来,这才注意到沈月明确然颜色姣好,颇有娇弱金贵的气质,就连头上戴的发簪也绝非是寻常人家能够戴的起的。

    张意之也曾读诗啊,里面浣花溪上卿卿,眼波明,黛眉轻的模样一直像是驱不散的烟雾在心里。

    直到今天瞧见了沈月明。一切就像是看到了那幅画一般。

    张意之的愣神沈月明熟悉,可她刚伸出手去还没有碰到她的衣襟张意之就低下头去躲开了。她尽管有一瞬间的慌乱和震惊,却没有丝毫的迷乱,沈月明看的清楚,手指僵在半空中,最后又收回来。

    她鼓起勇气上下打量张意之,可她穿着的那样简单干练,身份之类的一丝未悬,所以她又转眸看向她那辆马车,在看见那马夫装束的时候愣了愣,问道:“你是位有职的大人吧,我该怎么称呼你呢?”

    张意之顺着她的目光看到那畏畏缩缩一句话都不敢多说的小孩儿身上,京中五品之下,没有人敢用京官驱马。眼前女子既然知道这规矩,想必父兄任职不会太低。

    两人相互猜测,张意之先摇摇头说:“区区闲散之职,怎么值得姑娘过问。”

    “今日是我之过,但请姑娘说,在下一定会赔偿姑娘。”张意之说这话的时候十分诚恳,沈月明不是看不出来。

    她皱起黛眉:“分明不是你的过错,你力挽狂澜救了我和那个孩子你有什么错?你这么排斥我不愿意搭理我,是非家里有了家室,要避嫌的缘故吗?”

    张意之怎么都没想到她会有此一问,此人身份既然非富即贵,日后免不了还要见面,她若是执意要撒谎,被揭穿的时候难免陷自己于不仁不义,于是否决道:“并非。”

    “梁朝的民风开放,又不会多说两句我就要嫁给你了,你怕什么呢?”她听见此人说没有家室,瞬间喜上眉梢,像是舒展开的泼墨,在纸上毫无忌惮地彰显自己的明艳,她鼓着气又问。

    这次哑口无言的是张意之。

    沈月明见她似只有歉意,而对于寻常男子见了自己就情动耳边薄粉全然不见,一时又好奇,可她毕竟顾念着自己的脚痛,不得已终止这个话题:“大人,我姑且这么叫你罢,不过正如你所见,我的脚扭伤了。”

    “我愿意请医官来为姑娘医治。”

    沈月明似乎讨厌这句话,张意之很清楚看见她漂亮如琉璃的眼眸中很快闪过拒绝,她伸出手做制止状:“你不要请什么医官,叫他去。”她指着马上的那个小孩儿,翠绿色的衣裙像层叠的牡丹,露出的一小节手腕上套着一只金晃晃的手镯。

    她一直瞧着张意之:“大人你就留在这里跟我等。”

    “就在此处?”张意之皱眉瞧看四周,身处闹市中心,来来往往的人好奇她们赤红和翠绿色的装扮,不少往这看热闹的。

    可沈月明似乎并不介意,她伸出手:“就在此处……你扶着我去一边等。”

    张意之觉得她这使唤人的动作实在是自然极了,当说完这句话,她也不着急,好整以暇瞧着张意之,就等着她将手臂递给她搀扶似的。

    张意之迟疑下还是伸出了手臂:“好。”

    沈月明微微勾起唇,她抓着张意之的手臂,拖着那只受伤的脚慢慢挪动,又怕对方发现,极力压制唇边的笑意。

    “大人你很不同。”

    张意之还在估量着今日这出究竟是意外更多还是算计更多,沈月明一说话,她顿时惊醒。向身边女子看去,她一双亮晶晶的小鹿眼单单纯纯装着对自己的好奇。

    张意之已经很久没有见过这么干净的眼睛,世人谁都有谁的算计,越是长大的人眼里的戒备与伪善越显然,以至于有一瞬间她难以估量这究竟是装出来的还是确实如此。

    沈月明不懂她为什么迅速低下头移开了与自己对视的目光,也看不懂她身上的疏离和刻意的冷漠,只觉得她真的好害羞。

    半天,听见她回答自己:“我并无什么不同。”

    当然有不同啊,若是并无不同现在大可以坦诚布公。沈月明把这句话偷偷装在心里,没有说出来。

    她慢慢坐在一家摊铺的板凳上,收回手,与张意之面对面。

    街上人来人往,所有人都急匆匆,张意之端坐,目沉如水。

    沈月明托着腮,笑意点点的眼睛就落在张意之脸上。

    “你急着去什么地方?”她问。

    “我去城西寻人。”张意之如实回答。

    沈月明知道自己找不了别的话题,而张意之她似乎也并不很想跟自己搭讪,一时间安静下来,来时多,不及在这时候,她安坐等着医官来,却没想到等来的却是宫里的女官。

    “阿月。”很简单的两个字,沈月明没回头就下意识打了一个颤。

    张意之在声音的提示下抬起头,先看到了垂头丧气向这边走过来的小孩儿,顿了顿,又看到了他身后那个绝与众人格格不入的女子,她二十五六岁的样子,穿着紫色的衣裙,双手叠放在腰腹前,一举一动一板一眼。

    她叫了一声自己面前的女子,沈月明马上像是受到了惊吓一样蹿了一下,不过碍于脚痛,她没能成功站起来。

    张意之站了起来。

    宣寰皱着眉不敢苟同地瞥了一眼沈月明,继而缓缓打量面前的张意之,她先发制人:“多谢这位公子仗义出手。”

    这并不符合发生过的事实,但她似乎并不在乎来龙去脉,只是场面的客套话。而相比起无休无止的纠缠与理顺,她似乎更期待张意之马上承认、正如她所说的,这不过是简单的帮扶,然后两人再也没什么纠缠与瓜葛才好。

    她站在沈月明之后,一只手搭在了沈月明的肩膀上。

    沈月明惴惴不安看向张意之,见她仍旧目光沉如水看着宣寰没有急着作声,但是很快她心一沉。因为张意之轻轻笑了笑,就说:“不必谢,不过姑娘的脚扭了,您还是当心一些处理。”

    “自然。”宣寰很快就接上了话。

    “不是,是他……”沈月明还没说完话。

    “阿月,我们该回家了,下次不要使小脾气跑出来。”她的手又重了重。

    “公子好走,不相送了。”她淡笑。

    张意之行礼,转即就要走。

    沈月明有些着急,她问:“你到底叫什么名字?”

    张意之脚步一顿,她躬身,离开了。

    沈月明心里失落,攥紧了手绢。

    宣寰用眼的余光看见她不见了踪迹,嘴角勾上一丝笑意。

    可她在面对沈月明的时候又恢复了以往的严苛似的,不苟言笑:“公主殿下,这是什么人?你就敢跟他独处在这里?”

    “哎呀,寰寰你也担心的太多了,他一看就是个好人啊。”沈月明有些羞恼。

    “那是个好人,既不肯趁人之危,也不曾问我名讳,他知礼数,我心中有数。”沈月明说到最后,眼里闪光点点在日光下生辉。

    宣寰心里一个咯噔,她眼见沈月明春心芳动,心头一紧:“您您您……”

    到最后却说不出什么,只能狠狠叹了一口气:“您啊,还是赶紧先跟着我回去吧,叶娘娘久不见您,说不定着急成什么样子。”

    沈月明心中难过,却还是借着她的力站起来一步一步上了马车。

    而宣寰她骤然又回头去看,却恰好看见张意之与自己对视的目光,她心头一紧,立刻错开放下了马车帘子。

    *

    两人没过多久就走远了,自然也就不知道张意之在不远处挑着帘子一直瞧见她们不见之后才放下帘子。

    “那是什么人?”她问坐在马车前惴惴不安的那小兵。

    “是……是宫里的贵人。”他小声哼唧,“大人叫小的去请医官,被她瞧见了,说那是宫里的贵人,自己偷跑出来玩耍,要是受了伤一刻都马虎不得的,所以小的才带她来。”

    张意之已经隐隐有了猜测,宫中有一位金枝玉叶,沈江鉴的掌上明珠,当朝大公主沈月明。而她实则与沈江鉴与沈晏清的眉眼之间都有相似之处。

    所以今天的事,绝非偶然。

    “如果你想活,今天的事最好什么人都别说你明白么?”张意之缓缓说道。

    “小的、小的明白……”那小兵脸憋得通红,吓得几乎要摔下马去。

    “不,”张意之丹唇轻启,“你当然不会明白,不过你应当惜命才是,所以,按照我说的做。”

    “是、是。”那小兵连忙点头。

    张意之这路上一耽误,等到城西兵府时日头已经高了。

    她收拾妥当,面上滴水不漏迈进会客的小堂子时,隔着镂花窗,横横叠叠的细木,当抬头就瞧见了半仗巨幅的一幅江山水彩画,底下坐着一身白袍子,静坐喝茶的沈晏清。

    堂中除了他,在后头还站着一个低眉顺目的小侍从。

    沈晏清似乎很信赖他,每次都会带他出来,张意之记得他好像叫阑珊还是什么。

    衣裳摩擦的细小声响传到沈晏清的耳朵里,他抬起头侧过头就瞧见了隔间里对窗而立的张意之。

    他放下茶盏,笑:“子礼在那里做什么,快来这边坐。”

    张意之在这一刻突然就有了一种很微妙的感觉。

    自己不是张演之啊,她顶着的是‘张意之’的皮囊。像是兄妹两人身边的亲近之人,即使她刻意不在近处侍奉的佘氏都因为血浓于水的熟悉很快就能识破她的伪装。

    可沈晏清当真就无知无觉吗。

    她在一刻中想起,又在那一刻很快放下。下一秒,她带上笑,顺从走进堂子。

    “殿下今日不用念书?”

    “是,陛下放了我的假,他说你做事踏实认真,为国为民,我应当时刻出宫来向你请教。”他不紧不慢说,时刻带着笑意,像是一块完美无瑕的玉。

    事实上,除了小打小闹的栽赃加害,他也没有做出过什么太过出格的事。张意之本不应该对他有太多防备的,可很多莫名感觉总叫她敏感且不适。

    张意之酌量着开口:“陛下实在是谬赞了,臣毕竟也做过许多错事。”

    “那都不是你的错,就像我说的,虽然是缓兵之计却又何尝不是大义灭亲,公正不已。”他缓缓说着这话的时候,张意之耳边又响起佘氏的声音。

    国母不姝,国子殃国。

    真像是一道诅咒,更像是紧箍咒套在他身上。

    如若不是那些变故,他应当不会在很小的时候就被迫失去了自己的母亲还被送出宫去罢……那难道,他心里就没有恨吗?

    “子礼?子礼?”

    张意之骤然醒神,她看沈晏清惊疑将自己望着,下一秒又关心道,“你是不舒服吗?”

    “殿下……”她才刚说出这两个字,沈晏清已经替她找好了台阶:“或许是操办自己的冠礼实在是太劳累了吧。”

    张意之看着他,他眼里关切和包容并不少,没有一丝谴责。

    “臣还没有告诉殿下,臣的母亲为臣改了两个字。”她低声说道。

    “哦?”沈晏清微微惊讶。

    “改了哪两个字呢?”

    “之玉。”她缓缓吐出这两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字。

    “阿玉。”沈晏清从善如流,却叫张意之顺势打了一个寒颤不禁看向他。

    之前顾及女儿颜面和清誉,尽管‘张意之’身为准太子妃,实则她的两个字除了父母兄长,并无多少人知晓,沈晏清也不例外。

    她知道沈晏清只是习惯这么亲昵地称呼身边的人,就像是裴镜渊,他也会叫他阿深。可是兜兜转转他又在不经意间提起这两个字的时候,尽管已经有很多事情都已经改变,可形成了一个巧妙的闭环。

    张意之身处这个闭环的中央,突然感到恶寒。

    “怎么?你不喜欢我这么叫你么?”沈晏清倒是颇会察言观色。

    “不是。”张意之矢口否认。

    “只是还不是很习惯。”

    沈晏清随着她的解释,从疑虑到重新绽开笑容:“我多叫叫,便会习惯了。”

    张意之不得已点头。

    “你怎么在路上耽误了这么长时间呢?可是遇到什么事了吗?”他说这句话的时候张意之特地抬起头,借着喝茶做掩饰看向他,却见他眉目间全然是担心,似乎对此并不知情。

    可他问了,张意之就知道不得不答。

    “臣的马在闹市中受惊,险些伤了一个孩子,好在没出什么大事。”她轻描淡写一语带过。

    “一个孩子……”沈晏清念着这几个字,微微一笑,“闹市之中难免出些什么意外,我没有责怪你的意思,只是万事总要小心。”

    “殿下总是体谅臣的。”张意之回复道。

    “徐夫子走了,李夫子忙着给你置办冠礼,这几日我便在裴祭酒书下,他讲的很得趣很好的,你若是得了空,可以一块去听学。”

    到了裴镜渊门下听学?张意之微笑:“裴祭酒都给殿下讲了什么呢?”

    “讲的倒也不外乎是庄子、孟子这一类的,讲本还是起先张先师编纂的那本,只是裴祭酒并不同于其他老师……”他说到这里,欲言又止。

    “怎么?”张意之好奇看向他。

    “或许是他学问做的深厚,他言辞犀利且意见高深,引经据典时时常叫我难以应答。”他想了想说道。

    他说话的时候,门口的那盆灯盏一样白花花瓣随着风瑟瑟落下来,堂子里吹起两人的袖子。他不紧不慢地说,张意之侧耳恭听。

    “裴祭酒少年意气,自然与见多识广的先生们不同,若是殿下觉得时常有跟不上的地方可以与他商议,他总归不是那不负责的人。”张意之劝解他。

    “是,可是阿玉,你为何不亲自来教我?你的学问见识并不比裴祭酒的少吧。”他答应下,又立刻反问。

    “啊……殿下。”张意之抿唇轻笑起来。

    沈晏清一时无言,就听着她流畅的笑像是舒缓的丝竹之音,从前窗斜穿而进,又从身后贯穿溜走,一时通透起来。

    “臣倒是想,不过一天到晚文书堆成摞子高,总是分身乏术的。”

    她说的本是实话,相丞的日常工作本就忙,也与她经事之后辞退了近一半的借着张家威视附庸在文书中无所事事的闲人有关,总之现在她门下的人不多但精悍,总体上较之前却忙。

    沈晏清都知道。

    “你总要保养好自己的身体。”他顿了顿,隐晦的目光上下打量张意之瘦下一圈的身体,默默说道。

    “你放心,臣都知道的。”

    这些不得意的小事原本就是敷衍的托词,张意之明白他已经没什么想聊的了,于是干脆起身:“臣谨记,若无他事,臣便告退了。”

    “好,我送你吧阿玉。”他同样站起来。

    张意之本就不敢劳讼他屈尊降贵多走那几步子,站在门影里谦让了一下:“殿下莫送了。”

    沈晏清微微笑笑。

    张意之走的很快,他站在那里瞧看着她赤色的衣裳摆动在树婆娑的阴影里,不一阵就看不见了。

    沈晏清收起笑意,他不必回头,便听见阑珊低着头在自己身后,如同毒蛇吐着蛇信子,阴森说道:“大人那里请您过去,您不要耽误了时辰。”

    “大人。”沈晏清衣裳掩盖下起了细小的鸡皮疙瘩,仰起头,长密的睫毛闪烁看不清眼里的光亮,脖颈细长白腻,有久不见光的苍白,他冷笑,“这算是哪门子的大人。”

    阑珊闻言并无反应,沉默半晌。

    “他来的路上,沈月明也是你们安排的是不是?”他仍旧看着枝头上两个在阳光下闪烁着奇异光芒的鸟儿,低声问。

    阑珊知道他会问,因为这本就是‘大人’的计谋,而他自然也知道沈晏清本无需自己回答,他什么都知道。

    “你们想要干什么?”他还在细细思索莫不成想沈晏清一下子转过身冷笑问道,“就一个张意之不够,现在又要张演之死,死便死吧,为什么一个两个都要跟皇室的人扯上关系,你们是巴不得他只要看见就我恶心透了我。是不是?”

    阑珊看着沈晏清微微放大的瞳孔,切身能感受到他的愤怒,可既是如此,他知道沈晏清紧攥着的拳头永远不会向着自己挥打过来。这些年的调弄、愤怒、无能早就把他养成了一个没有骨头的瓷器,只是好看而已。

    他偏过头去:“您消消气,何苦呢?本身大人们要死的人就是张演之,张意之死了不过是个意外。更何况此番张演之动了根本,大人们正恼火呢,要他死本就是情理之中……至于大公主,属下不懂。”

    他没有感情说着自己不懂,睫毛垂下去盖住眼底的神色。

    沈晏清像是泄气的皮球,又像是被泼了冷水的娇美人儿。

    可阑珊早就习惯了他这样无形又无状的火气。

    “你们哪里是想叫他们死,不过就是为了叫我乖乖在手心里。”他的声音微微嘶哑,避开阑珊独自拖着一层一层的衣裳华服走向屋里的阴影中。

新书推荐: NPC拥有玩家账号后 李归荑 走进地府日常 竹马背刺之后【失忆】 催眠大师在古代 请你再往前一步吧 耳后 春不归,故人辞 穿书后成了反派大佬的保镖 十诫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