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归之 > 妖事(陆)

妖事(陆)

    今日天气晴朗不少,日暖风清,万里无云,除却那方固地阵及被困在其中的蛇妖,算是难得的好景致。

    用过饭后,念宇径本欲同道士们商议收妖一事,还未开口,浅汐眠已抢先一步将他和简绥珩叫到一旁,告知他们妖蛊一事。

    得知妖蛊一事,简绥珩的脸色登时变得铁青,提声道:“妖蛊!这蛇妖竟这般丧心病狂!”

    念宇径也皱起眉来:“妖蛊乃至邪之物,除了造出的妖物无人能解……看来此番只能答应那蛇妖的要求了……”

    简绥珩显然深受打击,头疼道:“可若放了那妖,其他人怎么办?她会一直用人灵修炼妖力的。”

    浅汐眠也在担心此事,缓了会才开口:“现下只有一个办法,假意放她走,等她放松警惕再抓住她。不过我们的修为在她之下,即使今日她的妖力依旧被压制,也无法保证万无一失。”

    简绥珩闻言面色凝重,念宇径则是缓慢交叉起双臂,两人皆是许久都不再说话。

    气氛凝重时,有个轻快的声音兀地闯进打破了沉寂,“各位在商讨何事啊?可否让贫道也听上一听?”

    声音的主人是那位年轻道长,在他身后站着的是瘦骨嶙峋的司天。想着让他们一起想更快些,浅汐眠转而将蛇妖一事告诉他们。不过听罢她的话,他们也是眉头紧锁。

    等了会,年轻道长才开口:“不若我们假意放她走,在固地界外设一个收妖阵,等解蛊到手便将她收了?岂不两全其美?”

    浅汐眠自然也想过这个办法,但蛇妖法力高强,设下收妖阵肯定难逃她的法眼,若阵法被蛇妖看穿只会更麻烦,因而她摇头道:“不行,蛇妖修为极高,若她看到收妖阵定然不会出去,只会鱼死网破。”

    一直缄默的司天也开口了:“我倒是有个办法……”

    似是猜到司天想说什么,念宇径抬眼看着她道:“你是说开坛祭法,请天界的仙官一助?”

    司天点头道:“是,我平日推演天命,也曾受过天界仙官指点,眼下若能祈愿让仙官下界相助,或可两全。”

    天界仙官的确会时常聆听信徒祈告,不过浅汐眠并非凡人,又只是个刚飞升五千年的仙使,没有凡人供她,她自然不知其中情况。不过她还是清楚仙官一般不能随意插手凡人命数,此番会不会出手相助还未可知。

    年轻道长赞同道:“这方法可行,正好我也请过几次仙官,他们若是听到定会前来相助。”

    简绥珩虽不懂仙官之事,也附和道:“那便试试罢,需要准备什么?我让他们去准备。”

    浅汐眠张了张嘴,正想说些什么,见他们皆干劲十足,终是没能说出口,只捏了个诀传信给夕缘仙君,问他能否帮上一帮。但昨日仙君并未回信,不知是否外出游历去了。

    念宇径、年轻道长还有司天似乎都有请仙官的经验,很快罗列起需要的东西,包括香炉、供香、供品等。

    简绥珩吩咐白衣侍卫和黑衣侍卫前去准备,不过一刻钟就备齐了所有物品。

    不想让蛇妖察觉到他们要请仙官,念宇径提议将祭坛设在固地阵几步开外。将祭桌抬来放下后想去找简绥珩的黑衣侍卫听得此话,又默默走来扛起祭桌往外走。

    拣了一个安静地,年轻道长手脚麻利在祭桌上摆上供品,司天则在旁帮忙点燃祭香。

    浅汐眠抬眸看着他们,见他们不需要帮忙,便同念宇径在下边替他们护法。

    此时日光正烈,好在清风徐来,稍微缓解了点暑气。

    祭法请仙的过程倒不繁琐,年轻道长随便在供桌上摆上供品,再点上三支祭香插到香炉中便闭眼念念有词。

    见请仙官这般简单,浅汐眠颇感疑惑。

    这般看来,天界仙官多半闲居,还是因不想插手凡事。

    年轻道长念咒一会,天边遽然射下一道金光,直直照在祭桌的香炉上。

    浅汐眠抬眼望去,见金光的尽头处已然出现两道模糊身影。只见他们轻轻一跃,很快便稳稳落到祭桌旁。

    此番下界来的是两位仙使,并非姻缘殿内的。他们一位身着紫衣,一位身着金衣,各自背了一把长剑,手上挽着玉珠,其上刻着命数之词,显然是司命星君殿内的仙使。

    两位仙使一齐看向浅汐眠,向她递了个眼神,浅汐眠了然,立时化出魂体过去与他们见礼。

    紫衣仙使先对浅汐眠拱手一礼道:“我等奉司命星君之命前来助仙使一力,不知仙使遇到了什么麻烦?”

    浅汐眠恭敬回他们一礼才答:“两位仙官受累,此番请你们下界来,是为收妖。”

    金衣仙使道:“我等已知晓此事,可帮仙使将收妖阵藏起,仙使只管让他们设下结界便是。”

    “是。”浅汐眠应着,一经回魂,耳边立时涌进一堆声音,先是年轻道长的,“仙官请来了吧?金光都下来了?”

    接着是念宇径的,“凡眼看不到仙官,你随便朝一个方向拜拜看行不行。”

    司天的声音紧随其后,“仙官亵渎不得,还是判断在何处再拜,别触了忌讳。”

    一经回神,浅汐眠便仰首看向他们:“仙官方才借了我的身体,说他们愿意相助,我们快些设阵吧。”

    听得此话,念宇径和司天皆是一脸震惊,只有年轻道长神色如常,提声道:“那便赶紧来筑阵吧,那个白衣小侍卫,劳烦你去宫里找一下我的道长朋友们。”

    “是。”白衣侍卫请示过简绥珩便匆匆离开,去找道士们了。

    缓了一会,念宇径和司天终于冷静下来,快步走来同浅汐眠一道帮年轻道长设阵。

    不过一盏茶的功夫,十几个道士便匆匆赶到,以年轻道长为中心筑起一方收妖阵来。收妖阵一直往上扩展,直至将整个固地阵圈住。

    设好收妖阵,年轻道长看向浅汐眠道:“浅姑娘,阵法已设好,劳烦你同仙官说一声吧。”

    浅汐眠微颔首,抬眼看向阵外抱手等待的两位仙使。

    仙使领会浅汐眠的意思,眨眼间便一跃而起,在空中相对聚力,变幻出一方巨大白幕将收妖阵稳稳盖住。

    “好了吗?”年轻道长问。

    “好了。”见收妖阵已被隐去,浅汐眠远远回答。

    “收。”随着年轻道长一声令下,十几号人一齐收手,离开阵眼。

    出了收妖阵,年轻道长左看看右看看,满意地拍起手来:“好像是有些看不到了,仙官果然是显灵了。”

    听着年轻道长的话,浅汐眠再次离魂上去向仙使道谢,仙使只客气称“不用”,末了还说会在此处护着他们将蛇妖收完再走。

    回魂后,浅汐眠再次看向念宇径他们:“我这就去将蛇妖引来,你们先把固地阵开一角吧。”

    “好。”年轻道长应着,接过念宇径的长剑在外围的固地阵上重重砍了一剑,破开一个人形大小的洞来。

    一切准备就绪,浅汐眠走进固地结界中去找蛇妖。动身前,念宇径与年轻道长给了她不少符咒,简绥珩甚至派来侍卫想保护她,直到浅汐眠说不用方才作罢。

    迎着日光再次站到星谕阁前,迎接浅汐眠的依旧是敞开的阁门。这一次蛇妖在一层,还未进去,她已看到蛇妖化出本相缠绕着两头柱子团来团去的模样,似在玩闹。

    一踏进阁内,蛇妖便化出人形,落在浅汐眠跟前,媚笑道:“仙官大人来啦?可让小妖好等。”

    不意同蛇妖废话,浅汐眠直接开门见山道:“解蛊呢?”

    蛇妖扭着细腰极快靠近浅汐眠,等凑到浅汐眠耳边才艳魅道:“上仙怎得忘了,你答应先将小妖送出结界的。万一小妖将解蛊给你,你反悔当如何?小妖可完全没有好处。”

    知道蛇妖是在威胁她,浅汐眠一掌将蛇妖打退才沉声道:“拿好你的东西,跟我走。”

    语罢,浅汐眠直接转身走出星谕阁,蛇妖赶紧跟在她身后走出来。

    走到结界破口处,蛇妖突然大笑起来,许是看见固地阵开了一角。

    见蛇妖看不到外头的收妖阵,浅汐眠稍稍松了口气,抬手拦住蛇妖道:“结界已破,你随时可以离开,解蛊给我。”

    蛇妖倒是没有食言,很快从袖中掏出一个白玉瓶子抛给浅汐眠道:“解蛊给你了,上仙,让我过去吧。”

    浅汐眠接过瓶子看了眼,微微侧身给蛇妖让出路来。

    蛇妖的腰肢扭动地更厉害了,直接化成原身就想从洞口处钻出去。

    浅汐眠正欲检查瓶内是否为解药,刚想打开瓶塞,突觉身体被一股巨大的法力箍住,那力还猛地将她往外带去。

    浅汐眠发觉不对,转身施法打断禁锢。等蛇妖出了洞口,收妖阵立时应声而起,猛地将她困到了阵中。

    “你!”许是没想到还有个收妖阵在外头等她,蛇妖睁着细长的双眼不可置信地看着底下的浅汐眠,一双长眼迸射出冲天恨意,似要将她生吞活剥。

    “万物有灵,邪妖退散!阵起!”蛇妖一经入阵,守在外头的年轻道长立刻冲出来念咒,启动收妖阵法。

    随着咒语念毕,蛇妖浑身已被金线紧紧缠住,牢牢捆在收妖阵中。

    “收妖阵?”看到脚底下的阵法,蛇妖一瞬有些慌,不过很快她便恢复从容镇定,挑眉朝浅汐眠大笑起来:“上仙,你不看看那瓶解蛊?”

    甫一听到蛇妖说出“上”字,浅汐眠立即施法化诀将蛇妖的声音封在结界中。

    将蛇妖的声音封住后,浅汐眠打开蛇妖给她的小瓶子查看解蛊情况。

    瓶子里是暗紫色液体,但究竟是不是解蛊,从蛇妖的问话中也已明白,她在解蛊上动了手脚。

    看着蛇妖愈发嚣张的表情,浅汐眠笑了笑,直接抽出风鸣化剑,跃进阵内击向蛇妖。

    “浅姑娘!”

    风鸣刚刺中蛇妖的左肩,简绥珩焦急的呼唤声便自下方传来。

    侧目见简绥珩等人可以看到阵内之景,浅汐眠后退转手,在阵中带起一阵烟雾来。

    简绥珩:“浅姑娘!”

    年轻道长:“你疯了,收妖阵可是法阵,靠近会把你灼伤的!”

    简绥珩:“那你们快救她啊!”

    念宇径:“收妖阵可进道人,不过一次只能进一个,阵法伤不到浅道长,别担心,先看看。”

    司天:“是啊,殿下,别担心,蛇妖在收妖阵内使不出妖法,浅道长可以应付,许是蛇妖那边出了什么岔子。”

新书推荐: 笑点奇低怎么做褒姒! 下山以后 我需要你的人设 罅隙 重生成太子心尖宠 重生后成了竹马的死对头 澄清天下 银仙 八零之女主进城发财 长篇年代小说《永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