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汴京梦蘅芜 > 女子无才便是德

女子无才便是德

    王家儿女聪颖能干,不同于表姐,娘亲天生得一副商业头脑,身为女子,时代在给她关上一扇门的同时,她却自己开辟出了一片天。栽桑养蚕、缫丝织绸,用利滚利为家里积累了大量钱财。

    凤姐姐和娘亲一样,作为大族人家的姑娘,自幼就学习记账算息这些当家主母的管家之术。经营、记账、算息、书写往来契约等无所不通,可是凤表姐急于求成,也不懂得解决后顾之忧,她着眼于当下,护短,也不会给自己留退路。表姐待贾府的老太太、太太是一副面孔,面对下人们又是一副面孔,除了她的陪嫁侍女平儿姐姐同她处的日子久,她待平儿姐姐也好。风里言风里语的听起来,剩下的丫鬟婆子哪一个暗地里不说她怕她的。

    现今家里的生计一半得靠娘亲来操持,一开始,娘亲托兄弟在纱縠行老街上租了一栋宅子,经营布帛织物的生意。听闻那里的蚕桑质量好,便转运过来织成精美的荷包、丝绢和小孩子穿的防风肚兜,这样一来,就赚了不少银子。爹爹兼任皇商,实际管理却在娘亲,后来民间的缀锦楼、云裳坊等也都是娘亲一手操办。

    娘亲温雅贤淑,对待我和哥哥更是慈爱,府中上下没有一个不念着她的好。

    她可怜穷苦的百姓,从地主豪绅那儿赚得的利息,暗中全置办成了几家药坊,又雇民间医女专为穷苦人家治病,不收一分钱,百姓以杏林春满赞美这些医女,耳濡目染下,我也读了大量医书。

    娘亲懂得还有很多,唯独没读过多少书,更无论诗文,这是她一生的遗憾。

    尽管后来爹爹亲自教娘亲书法,四处收集字帖书画供她选择,她独爱卫夫人的簪花小楷,然而临摹数年后,字也仅秀美清丽,终究比不得那些从小研弄笔墨的才子才女。所以娘亲无比支持我读书习字,又将她登峰造极的绣活教授给我。

    但是爹爹教娘亲读书这一件事,也引得那些人的侧目而视。前年一位姓司马的老爷得知后,在爹爹面前说了几句话。

    后来那司马恪回去又写了一封信,其中有一句是:“今人或教女子以作歌诗,执俗乐,殊非所宜也。”

    娘亲得知,不由大怒,待要怎样,又不好怎样,回思了一回,冷笑道:“我知道,女子不该吟诗弄墨,所以吟诵风月诗的女诗人更是罪加一等。她们写诗写的再多,把砚台都磨破了,也不会被人认可。反而老老实实的做刺绣,把绣花针绣折了,才算是作为女子的功劳。”说着,娘亲便把那信撕了个粉碎,递与丫头们说:“烧了吧。”

    其实女子通文识字,而能明大义,知礼义,这就是贤德了,我们这样的人家,原不要这些美名,若是读了书,识了字,也断不可喜看那曲本小说,挑动邪心,甚至舞文弄法,倒做出些不可为人道的丑祸。这样的话,反不如不识字,究竟是书误了人,人也把书误了,所以不如守拙安分,一时闲了,倒是于深有益的书看几章是正经。

    不幸的是,既然读了那么些书,知道的太多,因而思考的太多,才会有不能为周围人所理解的苦恼,也无能为力去改变什么。人活一世该要求什么呢?若只是一位懂得绣花的姑娘,何必有那么苦痛呢?只因读了一些书,有了一些思考,才让人意乱神迷。

    娘亲希望我有德有才,女子才华横溢,还能自视若无,这般的正德,爹爹却恐这些闺阁琐事消磨了我的精力。娘亲不顾爹爹的反对,把她的毕生所学全部教给我,烹茶、簪花、刺绣、绘画,我倒真有了几分大家闺秀的模样。

    未曾料想,多年之后独居卧雪山时,刺绣是我唯一消磨时间的方式。

    悔吗?不悔。

    风光显赫,不可一世的薛家,我常感到我所处的时代应是落寞下世时的光景,可事实却是正处鼎盛时期。不同其他三家的衰败颓势,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并不适宜用到新晋之秀的薛家,远近所有的豪门贵族纷至沓来为我庆生。

    我不爱花儿粉儿,钟爱极简素朴,屋内只有几样装饰,再没有其他的了,娘亲多次笑称是个怪丫头。

    头上青丝绾了个螺髻,薄施脂粉,淡扫蛾眉,着一袭莲青罗裳,却也不得不戴着御赐之物以彰显皇恩浩荡,发间簪着御赐的琉璃珠翠,模样是栩栩如生的花树,中间琢成中空,上面用轻薄的银片打出花朵和花苞,花心上镶着艳丽的宝石,右腕上戴着宫中出来的红玛瑙的数珠儿,颈上还挂了串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璎珞。

    我只抱怨这个金锁沉重,戴着无趣,娘亲告诉我那是我的护身符,是一个什么和尚送来的,我也记不大清,总之也不重要。

    说送来的,是一句“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吉利话,让嵌在金器上。

    只是这何时是吉利话?

    那和尚又说,莫要离弃了它,方可保我一生顺遂。

    我纵是弃了它,又能如何呢?

    我只厌恶历来风月小说,可恨凡尘俗世中多少富贵之家,那些绿窗风月、绣阁烟霞,皆被淫物纨绔与那些流□□子悉皆玷辱,更可恨自古以来多少轻薄浪子,皆以‘好色不淫’为饰,又以‘情而不淫’作案,每每听到街头的说书先生讲述故事中的男女主因小物而定私情,他们为爱私奔而抛弃家族,还总摆出一副受人迫害的凄惨样子!

    晨风夕月,花街柳巷的风雅生活毫不满足,转而去追寻柴米油盐、粗茶淡饭,一种未曾经历过的“寒冬噎酸荠,雪夜围破毡”的生活。

    为何不知元微之的痛苦无奈,怎会不懂“贫贱夫妻百事哀”的喟叹感伤,人生最大的遗憾是只能共苦,苦到尽处,与他同心的糟糠妻却无缘同甘,昔日明明只是戏言身后之事,如今为何偏偏都成真!

    我不信命,痛恨命运无常,可我知世间种种无可奈何之处,又有什么能排解我的忧愁呢?娘亲很信命,姨娘也虔心拜佛,这些都是因为家中有宋初年间遗落的藏品推背图。可巧哥哥生于寅年寅时,出生时紫气东来,在古籍上都是吉兆,天上有飞龙盘旋,才得了“蟠”字,是龙蟠虎踞之意,汉高祖刘邦自称是“赤帝子”,也是这个意思。由此纵然是爹爹,也不得不相信命运既定。

    可是这又能说明什么呢?我只担心我人前失于应酬,至于遭人闲话、落了口舌,这些我全不在意。若是真有命运之说,但愿人人皆称心如意,我能帮衬着些他人,让他人过得更好些,这也算我的功德了,毕竟我原是个闲人,便是个街坊邻居,也要帮着些。

    提到爹爹,他是真正的君子,他只有母亲一位妻子,家中没有妾室,连近侍的丫鬟都不曾有。不比其他府中的老爷明明已经破格走鸿运娶了高门贵女,却还要纳几房姬妾彰显门面,说得好听是开枝散叶,可是天底下怎么会有女人愿意和别的女人共侍一夫,这般没仁没义的,死了一个,又讨一个,出了一个,又纳一个,只道别人也是一般见识,还成天装出一副夫妻琴瑟和鸣的模样,又是多么好笑!

新书推荐: 和幸村的恋爱 推文[韩娱]小甜饼 你让魔王当奶妈? 遇到通缉犯后净化技能升级了 女主ooc不关我事 以猫为聘 我*******精 穿七零怀了龙傲天男主的崽 慢穿之反派姐姐太飒了 青梅闹罢工(九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