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小故事两则

    成语小故事:《陈赢烹肉》

    陈赢,安州(今湖北安陆)人,黎朝开国功臣,政治家,“黎初七杰之一”。陈赢幼年和黎太、祖一起,在高官府上做奴仆。他在厨房工作,擅长烹肉。据说,如果是他自己烹肉,会统筹好洗肉、煮肉、调味、摆盘的顺序,合理利用时间。他烹煮的肉不仅美味,而且用时比别的厨师都短,因此受到上级的看重和提拔。如果有人协助他烹肉,陈赢会安排好哪个人做什么,并监督每个人完成具体工作,他只居中指挥和做调味的关键工作。

    这样的统筹和规划的才能,在他日后做丞相的时候体现得淋漓尽致,充分发挥了承上启下、督查督办、协调百官的作用。黎太、祖称赞说:“陈赢就是我家的门枢,没有他协调各方,家就转不动了。”

    因此,陈赢烹肉被用来形容一个人具有指挥协调的才能,或者形容一个人能在复杂的工作中找到最关键的部分,做起事来从容不迫、游刃有余。

    因为陈赢烹肉的美味被黎初很多历史名人称赞过,这个词早先也被用来形容厨艺高超,烹煮食物美味。但这样的用法并不多见,仅限于黎朝早期文献中。

    当网络时代来临之后,陈赢烹肉也开始被用来形容把麻烦事情一锅炖,不管好与不好。

    ……………………

    古诗词赏析:《观木芙蓉》

    【旧苑漏台萧瑟风,残阳付与木芙蓉。侵晓焚香灯千重,但求平安不求功。】

    大屏幕上,仿水墨纹的背景上,写着这首《观木芙蓉》。一位戴眼镜的中年男教师指着PPT道:“按照惯例,学习一篇文学作品,我们先读它的字面含义。来,一起瞧瞧:破旧的庭院、漏雨的高台、萧瑟的秋风,开头一句是白描手法,写满了哀景,铺垫出悲哀的底色。夕阳下有一株木芙蓉,有人日夜焚香祷告,只祈求平安,不奢求功劳。”

    “如果我们只是看它表面意思,和今天的打油诗没什么区别。不求暴富只求平安,不求发财只求平淡,诸如此类。但是,欣赏文学作品,尤其是诗词这样简洁的作品,我们要往多了读、往厚了读。”

    语文老师推推眼镜,笑道:“国际惯例,接下来该介绍作者了,结合作者生平,才能体会诗词的含义。这首诗的作者是后唐韦荻,他写这首诗的时候,后唐刚刚经历了政变,四月份的时候,李从厚弃洛阳而逃,李从珂进驻洛阳称帝,听着两个名字就知道,争夺皇位的是两兄弟。”

    “韦荻写诗的时候是十月份,政变刚刚过去半年,国内极其不稳定。后唐从建国到灭亡只有十四年,却足足有八个人当过皇帝,这还不含追封的。也就是说平均一个皇帝不到两年的有效执政时间,可见国家政治环境极其混乱。”

    “与内部形势一样混乱的还有外部环境,此时的后唐已经是强弩之末。北方石敬瑭虎视眈眈,收留了逃亡的李从厚,并与契丹结盟,意欲取代后唐,就像曾经后唐取代后梁一样。南方的吴国、闽国等地方政权,虽然名义上服从后唐的统治,但实际上并不支持后唐用兵。后唐日益衰弱,曾经依附的小国都在等待观望,如秃鹫一样,等待分食后唐的血肉。”

    语文老师介绍了历史背景,才开始进入正题,介绍作者的生平:“韦荻此时担任着招讨使、观察使,替新帝巡视地方,镇压民乱,抽调军队准备与北方的石敬瑭作战。他可能也对风雨飘摇的朝廷有充分认识,知道自己人生就像笔下的旧苑、漏台、残阳、萧瑟风一样,是破败不堪,即将走向终点的存在。他灰心丧气地写道‘但求平安不求功’,说自己已经不指望挽狂澜于未倒、扶大厦于将倾,只希望苟存求活,求个平安。”

    “摆烂的精神状态,领先一千多年,哈哈哈~”

    看语文老师仿佛讲完了一样抄着手,底下有学生举手,“老师,不是说这首诗是写给慈德太后的吗?就是黎太、祖的生母,网上还说韦荻有可能是黎太、祖的生父。”

    语文老师无奈笑笑,开始玩梗,“什么都信,只会害了你啊!不要把古人想的那么古板,那时候收义子很寻常,甚至发展到了抱大腿就要认义父的地步。韦荻若真是太、祖生父,在备受感动的情况下即便不认为亲子,也要认为义子啊。野史大多我们后人牵强附会,但只要没有明文记载,我们就不能认为那是真的。”

    “刚刚讲的是这首诗的表面含义,韦荻并不是出名的诗人,晚唐诗歌已经没落,他被人引用最多的就是这句‘但求平安不求功’,非常适合当代咸鱼。至于你们在晚上看的八卦和段子,那是野史,只保证野,不保证真。这些谣言呢,是源于这首诗的契子。”

    【甲午年秋,过安州节度使府逢月娘,一别十三载,幸存在人间。故人日渐稀,萍水有知音。怜尔纯真意,日夜发祈愿。有感,遂作诗以赠。】老师早有预料要讲这个,PPT下一页放出了这段话,背景是一棵深秋的木芙蓉,树叶开始泛黄,只有零星的、焉巴的花朵点缀枝头。

    “韦荻路过安州节度使府,没想到遇见了十三年前有过一面之缘的古月娘,也就是青年时期的慈德太后,那时候她还是安州节度使府上的仆人。韦荻听说她为那些只有曾经帮助过她的人立了长生牌位,虽然只是一面之缘,即便不知以后是否会再见,她还是为很多人真诚的祈祷,希望大家都平安。”

    “正是这样的纯真与善良,感动了韦荻,在那个朝不保夕的乱世,身边人早以凋零,自己也不知飘零何方,却还有人这样不计得失的付出,韦荻把她比喻成深秋寒风中挺立的木芙蓉。”

    “看,一首诗,我们先读懂了诗人感怀自身的一层意思,后读懂了诗人感动、爱怜旁人的另一层意思,那还有没有小可爱能读出第三层意思?”

    教室里一片交头接耳之声,语文老师趁机喝了口枸杞水。嗯,耳朵尖的他听到有学生压根儿没讨论正题,又去说“黎太、祖生父到底是谁”“慈德太后是不是和韦荻有一腿”之类的八卦。

    “呸,呸!”语文老师把枸杞呸回茶杯里,笑眯眯抽人来回答问题。

    好嘛!一说要抽人回答问题,底下学生的头就像秋天的麦穗一样,整整齐齐沉甸甸低着头。老师的眼风比秋风还好使,眼风所过之处,麦穗集体低头。

    语文老师点了后排最调皮的孙晓阳,“你,你来说说,我看你刚刚手舞足蹈,聊得可开心了。”

    “嘿嘿,老师,我觉着吧。这个韦荻也有向皇帝表白的意思,好像在说,哎呀,我就和这个古月娘一样善良,和木芙蓉一样可怜,我不是不想干活啊,我是有心无力啊。皇帝你就原谅我吧,我没有大追求,只求平安不求功劳,不会和其他人一样,背叛你、抢你皇位的。”孙晓阳表演得惟妙惟肖,阴阳怪气很到位。

    “好啊,看来互联网还是能学到新东西的。”语文老师扫视一周,对同学们道:“如果在其他朝代,撂挑子不干是挑衅皇帝,但在晚唐嘛,这就是表忠心。这就要涉及当时的社会环境、政治生态了。晚唐,尤其是黄巢起义之后,武夫当政,整个社会流行下克上,没有道理,不讲信义,拳头大说了算。一个有权有势的人,很可能在睡梦中被手下杀死,取代他的地位。而且当时这样的行为是不受道义谴责的,因为这样做的事太多了。”

    “有人会天真的说,那我不当上位者,我就摆烂当个平民百姓,总安全了吧?不,这更危险。史书记载,当时菜人市的砧板常年被血浸润,变成黑红色,几乎每支军队都拿百姓充当过军粮的历史。在这样的乱世,饥饿、乱兵、瘟疫、劫匪,任何一样都能让你丧命。”

    “处在这样极度缺乏安全感的环境中,人性是尤其脆弱的。整个社会弥漫着疯狂的氛围,只想今天不想明天,只顾眼前快活,从不思考以后。因为那时候人们的时间是弥足珍贵的,他们不能规划以后,能活过明天就值得庆幸了。”

    “每个乱世都会催生这样的社会氛围,比如南北朝时期随地发疯的名士,比如春秋战国时期能为了一句话横剑自刎的义士,他们把自己的生命看得很轻,因为生命随时可能失去,且努力了也无法保住。”

    语文老师把书卷起来,敲敲讲台:“注意了,重点来了,刚才将的都是外功、招式,现在我要传授你们内功心法了。”

    学生们哄堂大笑,语文老师慢条斯理道:“历史课本上对晚唐的描述只有几句,考点也不多。语文课本上,只有诗词歌赋,历史背景又很少。大家要把两者结合起来,联想、对比、创造,把某一个文学作品定位到具体历史时期中去理解,才能学以致用。人文科学就是这样,联想、感性、感受,体会比什么都重要。”

    不等同学们叫好,老师又补充道:“为了让大家学以致用,课后作业是另外找出一首韦荻的作品,像我今天上课这样分析,至少也要分析出三层意思哦~”

    “啊——”

    语文老师笑眯眯把书往腋下一夹,拿着保温杯,把学生们的哀嚎抛诸脑后,施施然走出教室。

新书推荐: 浅尝辄止 和幼驯染重生回警校后 穿成杨过他姐之度步天下 你好,我是大反派 遇难后被美人鱼赖上了 我靠搭配系统升官发财 赤蝴在册 心仪已久 重生之陌上花开等君来 真癫,给七个顶流当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