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长河沧浪 > 第30章 报务集训在师部 军旅作家成偶像

第30章 报务集训在师部 军旅作家成偶像

    “嗵……嗵……嗵……”高高昂起的机枪瞄准了目标,几声巨响过后,“打中了!打中了!”阅兵场上的战士们高声欢呼,连营区外民房楼顶上观看的老百姓也跟着喊起来。这是一个高机点射的汇报表演科目,此时,华山脚下某营区,正在召开全师开训动员大会。

    春节过后没几天,上官致远所在的团就封闭了会场,师下辖各团来参加开训动员大会的人员陆续进驻营区,一时间,不时有坦克团的坦克开了进来,还有炮团的各式大炮也被牵引车拉进了营区。元月十日,军区、集团军和师首长皆莅临大会观摩各团的汇报表演。

    兄弟团的战场救护过后,便是上官致远所在步兵A团的刺杀操表演。参加表演的都是满脸肃杀之气威风凛凛的老兵,他们头戴钢盔,端着明晃晃的刺刀,动作娴熟流畅,步调整齐划一,博得军区和集团军首长的点头赞许。

    开训动员过后,新兵马上要进行战术训练和四百米障碍训练了。

    一天中午,当上官致远正在进行战术训练的时候,团部的一纸调令到了三机连何排长的手中,原来,前几天通信连来三机连挑人去渭南师部学习无线报务,刚好上官致远被选上了。接到调令,上官致远就不用训练了,他在战友们艳羡的眼神中离开了操场。

    “本来我真舍不得你走,今年老文书一上军校,新兵下连后我打算推荐你当文书的,可常言说得好,‘革命战士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去后好好干,将来可以考通信指挥学院……”当上官致远和何排长告别时,排长如是说。

    回到宿舍,上官致远赶紧打背包和换衣服,因为今晚都要到通信连集合。脱下刚才在训练场上脏兮兮的作训服,上官致远穿上了常服,戴上了大檐帽,那种感觉就是不一样。在通信连这一晚,上官致远算是美美地睡了一觉,第二天一早醒来他和本团的其他学员一起上了去渭南的卡车。

    汽车出了团部大门,便在310国道上奔驰着,上官致远和其他的学员一样很高兴,一路上浏览着两边关中平原的田野风光,嘴里哼着欢快的歌儿。

    师部的报务集训队在渭南市郊的西张村,旁边就是陇海路,距沋河水库也不远。沋河是渭河的一条支流,发源于秦岭的北麓,站在报训队的门口就能看到沋河的河滩。

    报训队其实是个很小的院落,几溜低矮的平房前堆满未曾清扫的落叶,数孔破败的窑洞上摇曳着几株狗尾巴草,宿舍后还有几处院墙倾圮,地上残砖断瓦随处可见。

    上官致远在来之前就想象过师报训队的样子:气派雄伟的大门前站着威武的哨兵,干净漂亮的院落里矗立着整齐的楼房,里面的学习工作场所宽敞明亮,生活配套设施优越齐备。可看着眼前的情景上官致远不由倍感失落,这与他来前所想象情形相差太远了。

    师部各团的学员陆续到齐了,大家都三三两两地聚在宿舍后面的墙根下晒太阳,找老乡聊天。不管怎样毕竟大家都暂时告别了苦不堪言的新兵军训生活,这里虽然条件艰苦却难得有片刻的悠闲。

    “真是没想到,报训队居然是这样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还不如呆在团里好。”说话的人用的是家乡土话,这乡音上官致远太熟悉了。

    这不是裘名金吗?!看到脸上带着刀疤的裘名金在那里高谈阔论,上官致远很是有点意外,

    在他看来,能来学报务的都是文化程度高,平时表现好的新兵。按理说,裘名金这样吊儿郞当的人不应该出现在这里。

    裘名金好像也有点认识上官致远,朝这边望了好几眼,最后他叫嚷道:“嘿!老乡,你好!”

    裘名金这人真是个自来熟,就那天在七连门口和他打了个照面,他就居然就把上官致远这个老乡给记住了,并且毫不生分地跟他打招呼。

    就这样,上官致远和裘名金在报训队的窑洞中算是认识了。既然是命运的安排,上官致远在心里接受了这个狂野不羁的老乡。

    “致远,你说,我是不是在新兵连不受待见才被打发到这里?” 其实不光是裘名金有这种感受,估计大多数的学员都觉得这里的条件太差了。

    步兵A团学员宿舍在院落的中间,离厨房比较近,上官致远把背包放了下来。宿舍很简陋,床板都是用砖头支起来的,看着这样的住宿条件,上官致远心里算是凉透了,他一屁股坐在一个空床位上半天都不想动。这时,一个瘦高个少尉军官走了进来,他是报训队的指导员,看样子是来这里找人做什么事情的。

    果不其然,指导员叫上官致远去帮着树牌子。来到外面的小操场,上官致远看到裘名金已经在那里挖坑,而地上有八块铁牌,每块铁牌有一个白底红色宋体美术大字,连起来刚好是“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八个字。

    “这里条件是有点艰苦,可当兵的人就是要能吃苦!再说当兵的人死都不怕,吃点苦又算什么呢?!”指导员似乎看出了上官致远内心的落寞,一见面就开导他。

    是啊,当兵的人吃点苦算什么呢,我这是怎么啦,上官致远这样责备自己。

    “你叫什么名字?是哪里人?”指导员很年轻,长得清清瘦瘦白白静静,如果戴上一副眼镜,跟富川完中的语文老师巩汉康有几分像。

    “报告指导员,我们是老乡,都是湖北人。”裘名金抢着说,他干活好像还挺利索的,一会儿就挖了四个坑。

    “指导员,我叫上官致远……”上官致远看了一眼指导员肩上的“一毛一”少尉肩章,很是有点羡慕。

    “湖北是个好地方,鱼米之乡,人也长得滋润,不像甘肃那边,皮肤粗糙都长着一个红脸膛。”指导员说。

    听指导员一说,裘名金又插嘴道:“指导员,你不说我还真没注意,我们新兵连的一个甘肃民勤的战友脸颊就是红的,不知道是咋弄的,好像猴子的红屁股。”

    “那是因为太阳辐射造成的。甘肃地处干旱的大西北,下雨少,风沙大,紫外线强烈,所以那边的人一般都有这么个特征。”指导员看了一眼裘名金,脸上有道刺眼的刀疤。

    “那队长应该是甘肃人吧?”听了指导员的话,上官致远想到到队长脸颊就是绯红的,还有新兵连也有个甘肃兵有这样的特征。这正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你们是高中毕业的吗?”指导员继续问。

    指导员问话的当儿,裘名金不知跑到哪儿去了。

    “我是高中毕业的。”上官致远一边铲土一边说。

    “那两年后考军校去!考上了就是军官了。我是张家口通信指挥学院毕业的,新兵时也在这里集训过。这不,我现在扛上了一杠一星了。”指导员一只手拿着铁锹,另一只手指了指自己肩上一颗银豆一线穿的少尉肩章说。

    这话算是说到上官致远的心坎上去了,来部队后,他就梦想着能考上军校成为军官,就像指导员一样穿着威武的军官服。

    还是指导员会做思想工作,听了指导员一番话,上官致远决定要从那种失落消沉的状态中调整过来。

    上官致远搞清指导员叫程俊杰,当报务兵的时候由于训练成绩优秀,后来被推荐去考了军校,毕业分配回来后成了报训队唯一的一位带军官衔的干部,而其他几位干部都是志愿兵衔。听指导员讲,报训队队长是个有十几年军龄的老志愿兵,如果不出意外,他有可能直接转干。

    “队长好!”裘名金对着一位扛着专业军士军衔的志愿兵敬了一个礼,这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又冒了出来。

    队长是个典型的西北汉子,大约一米七多身高,一身合体的军装非常精神。虽说队长是个志愿兵,却自带威严很有军人的范,他把大家集合起来,做了一个简短的讲话:

    我叫李学泰,从今天起,我就是你们的队长了。大家可能已经看到了,我肩上的肩章是一道粗杠三道拐,说白了,我就是个志愿兵,是一个在报务战线工作了十几年的老兵……

    大家都来自我们师下辖各团及师部直属单位,我们即将组成一个新的集体,一起生活、训练学习,一直到我们在这里圆满完成集训任务。在这个新的大家庭里,我希望大家能团结友爱,遵守我们报训队的规章制度,听从□□的教学安排,刻苦训练,争取成为训练标兵……

    队长在讲话的时候,上官致远看到旁边站了几个志愿兵,他们应该是从各团抽调过来担任□□的报务专业军士。

    解散后,队长要求让大家赶紧把床铺铺好,安顿好后准备开饭。

    由于缺少砖头,临开饭时上官致远还是没支好床。裘名金则把面条端到寝室里来了,正在那里吃得“唏溜熘”的响,边吃边抱怨说:“面条里的鸡蛋都叫炊事班里的老兵给捞光了,入他妈的!”

    裘名金说话像是有意说给上官致远听的,因为他说的是方言。上官致远用方言跟他搭讪了几句,毕竟是老乡,如今又成了战友,上官致远觉得裘名金其实也没有那么他想象的那么坏。

    转眼间,来报训队已经有好几天了,由于教室还在维修,学员们都在搞队列训练。终于在一天吃过饭后,队长说可以进教室上课了。

    报训队的教室就在进大门的右侧,里面放着几十张桌子,墙上挂着几张武汉通信指挥学院制作的挂图,讲台实际上是一台教学用的BXT—28型收发两用的无线电报务机。

    按照惯例在开训之前师部的领导要来作开训动员。这一天,师部的杨副师长和高参谋皆莅临报训队并作了简短的讲话。

    “你们都是经过挑选上来的学员,无线人才正是奇缺的时候,希望你们能够苦练本领,争取人人做一个合格优秀的报务员……”高参谋话刚落音,学员们就报以热烈的掌声。

    开训动员会过后,报训队的日常训练开始走入了正轨。

    一天早上,值日官罗□□吹响了口哨,,队伍集合完毕便喊着口号跑步到了沋河的河滩上。这是晨读的时间,学员每天都要来这里背诵电码。这时上官致远拿出电码本读了起来:“Qrm他台干扰,Qrn你有报吗?Qrq发快些……”

    “赶上好时代,我们到军营,嗨,捧来一颗爱国心,当兵要当好兵……”开饭的时间到了,远处师部的高音喇叭传来了嘹亮的歌声。

    在报训队除了白天上课外,晚上还要上自习。日子就这样过去,报训队生活很有点像学校,在这里不用担心紧急集合,更不用在训练场上摸爬滚打,因为剧烈的运动会使手指僵硬而影响发报时手指的灵活程度。然而时间长了,那收发报时“嘀嗒”的声音的确有点单调和枯燥。好在这里还可以请假外出,于是上官致远就经常去逛书店,以弥补精神生活上的空白。但津贴毕竟是有限的,实在囊中羞涩的时候,上官致远就去驻地旁的一个旧书店中,因为这里很少的钱就可以买到自己喜欢的废旧杂志。有时,他根本顾不上那旧书店老板看他这个嗜书如命的新兵蛋子的怪异眼神,一进门就急不可耐地翻阅起来。

    这天,上官致远从旧书店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本在旧书堆淘出来的一本《军人情感世界大写真》,这是兰州军区的一位军旅作家乔林生写的纪实文学。爱好文学的他看到这本书真是爱不释手,决定用自己微薄的津贴买下来。书的定价是6元钱,由于是折旧的书,上官致远最后花了2元津贴费。

    一直以来,上官致远都有一个梦想:来到部队他想考上军校圆自己的大学梦,还有追逐自己的文学梦,像乔林生一样当个军旅作家或是军事记者。

    书的封面上印着一个闪亮的八一军徽,彰显它的内容与部队有关。上官致远先看了一下作者的简历,这是他看书的一个习惯。其实,上官致远就是想从作家的人生履历中探寻一个普通人成长为作家的奥秘。

    在书的封底上赫然写着军旅作家乔林生的简历,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他,七十年代便在青海、甘肃等地服役,是一名空军工程兵,在连队走上了新闻报道之路,后成为军区新闻干事,直至现在的《解放军报》驻军区空军记者记者……

    偶像就在眼前,上官致远把军旅作家乔林生的简历读了一遍又一遍,简介中把乔林生称之为“军事记者群中的抒情歌手”,乔林生则自我调侃,说自己是“新闻与文学的混血儿”……

    乔林生也曾是普通一兵,他从连队新闻干事成长为一个军旅作家,他的履历对上官致远不无启发:成为作家,可以从新闻报道起步!

    书的内容由18篇纪实作品组成,其中有《伤心军婚》《郁均剑的情和爱》《战场英雄情场败兵》《上校离婚18年》《上尉也是失意人》等篇目,光看题目就知道,这本书的内容主打一个“情”字。

    其中有一篇《共和国卫士的母亲——记温桂琴》,作者写于1989年,曾被编入高中语文辅读教材。说起来,上官致远在上高中时就读过乔林生的文章,只不过,那时没有过多的留意作者。

    正当他看得入迷的时候,一对老年夫妇迎了上来:“同志,我们的孩子丢了,我们出来找了几天几夜都没找到,现在饿了两天了,请行行好给点钱我吧!”上官致远闻听此言二话没说把自己本月津贴剩下的6元钱给了那个可怜兮兮的老乡说:“钱够不够吃?”

    正好这时裘名金过来了,见此情景说:“你真傻,这俩老乡,我们这些当兵的差不多都认识了,他们是专门骗我们这些学雷锋的新兵蛋子的。”

    “是吗?”上官致远有点半信半疑,“他看起来根本不像骗子,说着地道的陕西话,系白羊肚子头巾,多像电影里那些和当年的八路军甘苦与共并肩作战的延安老百姓啊。”

    “不瞒你说,其实我也被他们骗过一次。”裘名金道,“我当时还不是像你一样,想助人为乐。”

    “那你是怎么知道他们是骗钱的?”上官致远道。

    “炊事班的老兵告诉我的……”裘名金道,“本来我想回去炫耀一下,说自己做了件好事,却招来老兵的一顿嘲笑。”

新书推荐: 本人只是“鱼饵” [盗墓笔记]旧事重提 漂亮猫咪是上将【女A男O】 虞青衣[修仙] 上神今日没摆烂吧? 重生之嫂子开门我是我哥 名媛贵婿【先婚后爱】 我迷恋的影帝是我的脑残书粉!? 重影 斗罗之我和唐三霍雨浩比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