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谜影 > 王牌栏目风华绝代,华视耿妞艰辛淬炼(续2)

王牌栏目风华绝代,华视耿妞艰辛淬炼(续2)

    (萧遥)

    (接续)遭遇醍醐灌顶般地暴击,翟雯敏痛并快乐着,尽管这种快乐是苦涩的。老实说,陈梦的业务水平没得说,曾经制作的电视新闻节目老得奖,连华视台的大佬们都认可,甚至在华国电视圈有口皆碑。令人感到奇妙地矛盾的是,他审片“骂人”的劲儿够猛,让人羞涩自尽的心都油然而生——因为他批评得太对。批评的话式忒他*有艺术感,不是直接爆粗口,叫下属好像受虐狂似的,既羞愧难当却心服口服。当时,翟雯敏肚子里腾起一股戾火,差点回嘴;紧跟着,头上犹如被人浇了一桶冰水,立刻熄灭火气,老老实实地听梦哥专业地训导自个儿,心里的疙疙瘩瘩被熨得平平整整。

    她窜行做电视记者,两个月来调适得并不顺畅。慢慢地,她越来越不自信,变得妄自菲薄,严重怀疑自己能不能干电视记者。神经越绷越紧,到后来陷入迷茫,快抑郁。她不晓得如何写稿,空对着电脑,一个字都敲不出来。

    其实,不能全怪她一个人。这个小妞挺倔,没看出来,电台DJ有点类似平媒记者一脚踢。电台DJ/平媒记者搞定文稿,后续由部门领导把关文稿,合格就播放/刊登。然而,电视记者(主持人)不止是自己搞定文稿就行,还要配合摄像、灯光、录音等工种一起制作节目,团队模切才能出品好节目。所以,电视主持人兼记者翟雯敏,差一点被陈梦的文艺中年样貌蒙蔽,误以为能够轻松上路。没想到,自己被他粗粝地“丢进水里学游泳”。所以,她必然需要历经艰难地打磨,谁也不能代替她煎熬,方能化茧成蝶。

    多久,她才能顺利转型?自古华山一条道,只得靠悟性+努力+学习,别无捷径。华视能等得起吗?没办法,看她进步速度的快慢。慢了,优胜劣汰啦,没话说。

    搭档马国柏做“连线东方”,她起初被栏目组有意锻炼写每日结尾的评论。其来有自,头儿陈梦叫人练她,快马加鞭逼她转型为电视记者。起初,翟雯敏别扭死了。出于曾经做文艺电台节目的惰性依赖,总是写成花里胡哨的文艺调调。按节目要求,这明确不行。照节目格式写,她又写不来。一遍又一遍,稿子总是过不了关。马国柏太有耐心,坐在隔壁自己的办公室等。她激动得饱含热泪不知所措。一遍遍改,可文艺腔仍然改不掉,评论得不伦不类,终究不及格。她继续敲键盘写评论小结,马国柏看她实在无可奈何。最后没法子,他走过来默默地递给她一张纸条,人家替她写好了。耿傲的小妞翟雯敏动了真情,泪水在眼眶地打转,盈盈欲滴。

    那张纸条的背后,是令她终生难忘的同事情谊。迄今,她一直保留着那张小纸条,人家像自家兄长一样照顾小妹。她的文艺心绪突起,遇上陈梦和马国柏这么严格却宽厚的领导,她将用一辈子去感恩。不能光记住,自己要争气,还是得加油!

    转型煎熬期的三月内,电视新闻工作对道行不深的翟雯敏来说蛮不简单。每次重录节目,她都得深更半夜把别人叫回演播室,到后来灯光、摄像已经不吱声,也不问了,沉默地隐忍着她。于是,她每次录完节目,都不打车而是走回去,深一脚浅一脚,对连累加班的同事们满心愧疚。

    到华视工作的第二个月,别的栏目有人直言不讳跟翟雯敏说,“阿敏,你不会成为优秀的新闻人。”

    “为什么?”她不解,咋一下子就被人看扁。

    “你太文静,好奇心不足。”

    “我懂了,坚决改。”

    “更不适合做记者。”

    “又为啥呀?”

    “你不爱打听,不好传播。”

    “照你这么说,记者的质素包括八卦,我可不认同。”

    “你误解,我说打听不是知低级八卦,而是挖掘新闻料。”

    曾经,她未受过新闻专业训练而立马实践演练,没有实习期。何况,顶着华视大热新闻栏目主持人兼记者的打眼招牌不能掉下来。倔丫头一向好胜心强,扪心自问,难道不能在国家电视台站稳脚跟?要想站起来,她这个倔妞就要把电视记者兼主持人的东西从头学起。像海绵一样竭尽全力吸收电视行当的营养,快速成长起来,朝做新闻圣徒的目标前行。

    俗话说,笨鸟先飞。从而,翟雯敏每日上午报4个选题,下午联系,晚上录演播室,凌晨剪辑送审。就这么努力地熬着,热盼着质变的时刻。冬天,一次凌晨两点,机房的人都走光了,谁帮翟雯敏弄编辑机,她自己还太不会,愣愣地盯着编辑机。这个被新闻激情燃烧的小丫头,自个儿生起来没来由的闷气:不干了,天一亮就跟领导打电话,去他的,爱谁谁。

    坐在桌边,她对自己恶狠狠地待到七点。电话通了,陈梦开口就问:“妹子,今天能不能交片?”可是,她鬼使神差地冒出一句:“头儿,你放心。”尔后,她抱着带子去另一个机房鼓捣,编到翌日凌晨四点。疏忽把大衣锁在机房,穿着毛衣从东院走去西院。她仅仅是临时工,没有进台证,进不去华国电视台大院。好心的导播接到她的电话,下楼从南门的栅栏缝里接收带子。

    常言道,人倒霉喝水都塞牙缝。不巧,回家电梯没了,翟雯敏扑哧扑哧爬上20楼。刚扑上床,导播打电话说带子有问题,需要跟换。她气得用粉拳捶床,实在不愿起来,就窝在暖和的被窝里算了。可念头一转,“翟雯敏,你还是临时工,有资格懈怠吗?”于是,她拖着当时受了点伤的右脚,一级一挪再爬下去。

    首都京西市,人气特别不一样。大清早,就有人出街。两个小伙子,惊喜地指着翟雯敏。她自以为他俩从电视上认出了自己,略微有点傲娇。然而,两人嗤笑:“瘸子。”她的得瑟心理瞬间崩塌,继续一瘸一拐挪去西院。她抬起头遮掩尴尬,却仰望到黎明熹微,月朗星稀。一弯浅浅的月牙儿,斜浮在迷茫的苍穹。

    实际上,翟雯敏具有做新闻的“野心”,绝不甘于平庸。此时正处于职业的低谷,历经淬炼,亦经历修炼。蜕变是一个艰辛的过程,没有谁一蹴而就。

    她做“连线东方”节目时候,国际电视新闻圈正时兴把不同采访对象切换到同一个屏幕画面,呈现电影蒙太奇的效果,令观众耳目一新。华视追潮流也想展示这种新颖的电视画面,却没有掌握国外同行的先进技术,只得照虎画猫,没条件也要创作条件上。怎样制作同屏不同场景的节目呢?华视先在“连线东方”节目实施,笨手笨脚制作,让观众得到依葫芦画瓢的观感。结果,观众误以为主持人和各位嘉宾在同一个场景争论、交锋。实际上,录制可苦了主持人。在演播室,主持人分别电话采访3位嘉宾,摄像在现场拍下他们说话的镜头,再回来合成画面。于是,新录播模式实验“小白鼠”翟雯敏,在演播室盯着空荡荡的屏幕方向,而在耳麦里听着三方嘉宾的声音。由于主持人不是演员,翟雯敏不能惟妙惟肖表现出与不同嘉宾同时讨论的表情、眼神和身姿。怪难为她的。于是,在录制”连线东方”节目,摄像师不时提醒翟雯敏:“瞧这边”“看那边”“表情自然些”“抬起点头”......并且引导她在黑暗中扮演出和3个嘉宾交流的眼神,“妹子,要展现出沟通感”。为了配合团队,她只好问每一个问题的时候都配合做出交流的眼神儿,身子跟着不同的方向拧,装出在与不同的嘉宾对谈的样子,共同营造出不同时空同时讨论的氛围。

    然而,翟雯敏觉得,这哪里是录制新闻节目,而是拍摄影视剧,忒假,似乎在欺骗电视新闻观众。光转着身体,扭成35°、45°或者60°,装作和不同嘉宾交流的模样,就快把她弄得昏头转向,纤纤小蛮腰都要拧断了。

    别说更加难办的,还要装出和各个嘉宾热乎侃大山的富有层次感的眼神。摄像师从镜头后抛出一句,“妹子,你眼睛里没人。”

    翟雯敏气鼓鼓,“大哥,我晓得。可是,那些嘉宾在节目中的影像都是后期加工的,我现在录制看不到他们,咋整出沟通的眼神。小妹我不是演员,弄不来。”

    “唉,傻丫头。”摄像师摇头叹气,说不下去。

    一个雪夜,夜深人静,天空飘下鹅毛大雪。一名关系蛮好的摄像师录完节目,送翟雯敏回去,仍不住提醒:辣妹子,你一定要加油啊。大领导放话了,你扶不起来就不扶了。

    一语惊醒梦中人,奋进却迷离的翟雯敏更强烈地意识危机来了。做媒体行当讲究实战能力,来不得花花草草混日子。不行也得行,自个搞定,没谁惯着。这就是公正而刺激的电视圈职场,不行就卷铺盖滚蛋。

    另一个要好的男编导大史,也对翟雯敏提出异议,顺便教育她。“阿敏,你做节目端着架子,忒矜持,没有人味儿。”

    “冤枉。我娴静,并不是摆架子。你,怎么得出这种怪论?”

    “你自己,当然不觉得。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要不是咱俩关系好,我可不会老实说,多得罪人。”

    “大史,谢谢你点拨!我真不知道,自个儿做节目摆谱。”

    “我明白,你不是故意的。这展现出你活得太塑料了,不真实。”

    翟雯敏不理解,白了对方一眼,“太哲学味,啥意思?”

    大史解释,可得劲了,“就是过分得体,与人隐隐存在一种不必要的距离,拒人于千里之外。”

    “至于吗?有这么生分?”

    “你要是当我是好朋友,就自我检视检视,否则就当耳边风。”

    这下,翟雯敏感悟到自我认识存在盲区,要仔细省思。

    要好的同事提示,让她反思自己做事的不足。但是,她反思得过分,让“绳子”越捆越紧,特别郁闷,临近崩溃的边缘,以致于有一段时日连话都不会说了。后来,翟雯敏感到精神状态因工作低谷不佳,尝试着减压,耍滑松弛。以前当观众,总嘲笑电视新闻主持人一嘴八股腔,而今自己说得比谁都顺溜。每日在节目结尾扔出一句大同小异的光明尾巴,“让我们期待一个法治华国早日来临!”“祝福全国人民安居乐业,家和万事兴!”此类结束语稳妥但没味,干巴巴,特不对劲。

    事到如今,她明显感到自己做节目的路数不受观众喜欢。况且,台里充满怀疑的声音,使她担心丢掉临时工身份。一旦被炒鱿鱼,意味着自己不但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工作,而且失去了坚持下去的理由。因而急于求变,走向制作新闻节目的正道。

    刚好,在那时候接触到“小李飞刀”式记者程思。翟雯敏看到人家采访就像职业杀手,出招快准狠,剑光一闪夺命封喉。自个儿既痛快酣畅,节目又漂亮,一举两得。她赶紧向人家取经,并请饭罪答谢。

    程思告诉她:“你就记住一点,新闻本身是最重要的。如果有一个人能够直抵核心,那你录制节目就让他说话。你把其他两个嘉宾晾在一边,他们一言不发尬坐,你也没所谓。”

    翟雯敏迟疑,“人家两人应邀参加你的节目却遭冷遇,会不舒服吧?”

    “他们舒不舒服,与节目无关。记者的首要任务,是揭示话题的真相。”

    于是,她带着一知半解的采访经验,邯郸学步。可想而知,这种闭门造车的采访技巧,终究使翟雯敏走火入魔,走上新闻采访的邪路。自此,她在节目中变得咄咄逼人,貌似不再渴求新闻事实的真相,而是用错了力,不把采访对象问倒不罢休。那会儿,她误以为把采访对象问得无地自容就是牛逼记者。

    翟雯敏咄咄逼人式的采访风格,已经引起了华国媒体业界人士的注意,只是她不知晓而已。开头,这种采访模式带给观众强烈的刺激,后来惹来厌烦,批评主持人仗势压人。主持人要不是倚靠国家电视台,采访对象才不会理睬。

    有一期节目,她问倒了采访对象,把对方问得哑口无言。她内心得瑟,以为节目效果蛮好。然而,次日,一位知名时评人在闻名遐迩的《南国周末》毫不客气地评论了这期“连线东方”节目,断语蛮重:“年轻的女主持人,把发问重心放错了地方。何况态度不中立,偏执明显,语带嘲讽。”各大门户网站转载了这期节目,有网友发帖,简明扼要批判:冷酷的“华国时空”,冷酷的翟雯敏;还有留言,言简意赅:主持人,杀气腾腾。

    当然,这样失败的改变带来“连线东方”节目收视率急剧下滑,领导跟着恼火。好家伙,连累了整个栏目!翟雯敏性格敏感,有自知之明,忐忑不安。

    一个礼拜,网上喧腾着对翟雯敏这期节目的批评浪涛,闹出了舆论动静。半年多好不容易积累的电视观众,本来稀少,现今掉粉剧烈。连带着,早前主持省电台节目《夜色倾情》的粉丝都上网留言,失望气息扑面而来:你主持节目,变得太大了。以前觉得你很有亲和力,现在我不太喜欢。

    下周五中午,华视食堂。“华国时空”栏目组人员除了出差的人马,难得聚在一起吃饭。电视机正在重播早晨的“时空连线”节目,有人哪壶不开提哪壶,又议论起翟雯敏上周做的那期引起争议的节目。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给翟雯敏提意见,热闹非凡。她只有忍受,没得反驳。坐在她一侧的领导陈梦无话可说,匆匆吃完走人。

    翟雯敏用完午餐,走出食堂,还没迈出西院大门,接到一个急促的电话。她睇都没睇一眼号码就接听,那一头传来头儿梦哥的沉重声音:“昨天有人问,翟雯敏竟然是陈梦招来的?妹子,你可别给我丢人。”她等着继续训人的话,可人家挂机了。陈梦教训人的话一套一套的,不粗暴却虐心。刚刚,翟雯敏听了,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岁末年终,一次在办公室,陈梦嫌弃翟雯敏做新闻的文艺小女子路数,“你矫揉造作,叫人忍无可忍。”翟雯敏小女生的血上涌,泪水转眶。他见不得别人动不动委屈,甚至理直气壮数落她:“妹子,我批评你不可怕,对你失望才可悲。明白吗?”一瞬间,他瞧出面前的年轻女孩确实可怜兮兮,没了自信,忽然怜香惜玉,“阿敏,你做节目得找到欲望。”

    “梦哥,我欲望很强啊,你没看到?”翟雯敏不知从哪又冒出耿劲,回嘴反驳。

    这一下,陈梦被气笑,“哈哈哈。做节目,你只关心自个儿。妹子,你得忘掉自己。懂不懂?”

    那一刻,翟雯敏特拧巴,反问:“怎么忘掉自己?”一古脑儿,她将做“连线东方”节目憋了太久太久的苦闷全抛给领导:一期节目三方连线,我对着黑洞洞的屏幕,得时刻想着扭转身体,转到适当的姿势,假装和三位嘉宾交流,还要配合适当的表情和眼神,还得想着化妆和服装。头儿,我不是演员,容易吗?录制一场节目下来,我咋忘掉我?

    “这有何难?主持人就是吃这碗饭的,你自个儿早点上道。几个月了,你还不懂做新闻的欲望,回家去问你妈、问你弟,了解他们对新闻的欲望是啥?阿敏,你别当了主持人就不是人!”

    末句,又来当头棒喝。谈完话后,翟雯敏回去,好不耽搁给家人打长途电话。母亲与弟弟告诉她,设计问题一定要从生活常识出发,临时提问做到有的放肆,不要形而上学搞玄乎。总之,你当主持人,提问要接地气,生活化。道理是这个明晃晃的理,可是她一坐上主播台,灼热的灯光一烤,导播在耳麦里大喊“三、二、一,开始”,头脑一发热,身子跟着一紧,主持状态的塑料套路又回来了。翟雯敏明白,自己一定要下死命扭转,否则真的待不住华视“连线东方”节目主持人的临时工职位,丢脸丢去姥姥家。

    由于毫无电视主持人与记者的经验,翟雯敏在华国电视台遭遇挫败。就此,她不甘心,也不服气。她只能默默忍受痛苦的转型期,苦寻突破的机会。正所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即便遇到转型的痛苦修炼,翟雯敏也没有自暴自弃,没有放弃证明自己的奋发图强。她广泛涉猎有关电视主持人与电视记者知识的国内外书籍,观看美欧知名电视新闻主持人的节目。博采众家之长,充实自己。在电视传媒的路上,她坚守对新闻媒体的信仰,锲而不舍地努力。她不忘初心即是对这份职业的最深情表白,不懈追求事业的进步。

    与华国新闻评论部副主任兼《华国时空》总制片人陈梦棒喝式教导不同,子板块“连线东方”制片人马国柏不急不慢。他理解翟雯敏真是具有做新闻的远大潜力,她关注具体的人,沾染浓郁的人文色彩,而非冷冰冰旁观。他看透了,翟雯敏骨子里有着侠客的凌厉,还蛮接地气。目前,对她不能拔苗助长,亦不能置之不理。于是,马国柏认为翟雯敏更适合做出境记者。他在找一个合适的契机,助她开窍起飞。

    天道酬勤。努力的人,运气从来不会太差。到年底,翟雯敏得到一次宝贵的机会,从镜头后的演播间走向鲜活的新闻现场。古人云:嗜之愈笃,技巧愈工。当她出镜采访,感受尘世间的纷繁芜杂时,翟雯敏则从那个瘦小、过于矜持似乎永远正经的女主持人,成长为体察入微、视角独特的电视记者。最终,破蛹变蝶。

    宽厚的马国柏,到底给耿直且知性的翟雯敏创造了一次如何蝶变的良机?

新书推荐: 【海贼王】对待哥哥的两面性 无限清理人 许你九千年 星与云的邂逅 空桑 幻世无澹日 为她下一场雪 我是个胆小鬼 小说情节成真了 穿到古代当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