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章

    回力鞋虽然价格高,但是来买回力鞋的人并不在少数。沪市的回力鞋,是全国名牌,拥有一双回力鞋是年轻人的梦想。脚上踩着回力鞋,人的精神气都会上来。

    一双十几块钱的回力球鞋,在学生时代就是班里男生中最神气的存在。而回力鞋也是女学生的梦寐以求,李丽芳下乡前没有穿过回力鞋,这一回买回力鞋是爹娘心疼她,满足她曾经的要求。

    “我以为我已经不在意的。”没想到回力鞋还是自己的魂牵梦绕,“我的脚太不争气,这钱也就没省下来!八块钱能买一袋米了!”

    李丽芳不由抱紧怀里的鞋子,要是换成大米,她是抱都抱不动,都够她吃几个月的。

    陈柚说李丽芳不用这样心痛,反正有钱也买不到大米,李丽芳果然觉得释然,生产队里的口粮工粮到手后,确实没有别的粮食能买的。

    看着往来热闹的人群,陈柚不由感慨:“日子过得可真快,一眨眼就要就去了……”

    又要回到生产队里去。

    明明是沪市的人,此时站在这儿,却像个外乡人。

    “可不是,就一眨眼的功夫,不过无业游民也是闲着,留在城里的闲着的就是我们这些知青。”李丽芳不至于去怀念乡下的生活,要是能留在城里,她比谁都乐意,“我家里也不能这样养着我。”

    李丽芳下面还有弟弟妹妹,她家里的日子还挺拮据的,所以在父母应了她之后,面对回力鞋她依旧犹豫不决。

    她本打算只买一双胶鞋,离沪前多往副食品点跑两趟瞧一瞧有没有个头小的带鱼。就算等不到小带鱼,省下来的钱,也是能买点别的带到乡下去。沪市里的商品种类是要比乡下多的,不担心钱用不出去,只担心钱不够用了。

    她家跟陈柚家里情况不同,陈柚家的情况摆在整个筒子楼里都算得上好的,她家里只有父亲是正式工人,她的母亲做一些计件的零活,一家七口人住在二十平的屋子里,还好隔了一个阁楼出来,不然只怕是更拥挤。

    那是她家之前的日子,这次回来大哥也转了正,家里的收入算是多了起来。情况好的时候,他们一家人的收入也跟杨大勇夫妻的工资差不多,大多时候还是差了些的,区别在能接到多少零活做。

    两家的收入,要养的人是完全不一样的。

    她跟陈柚在同一个公社,情况大差不差,那家里剩下的情况大有不同。在李丽芳看来,一个月工资有三十块的杨可琳完全可以自己养自己,不需要家里多少的补贴,杨家每个月一百多的收入只要养三个人就可以,而郭春雅又是在厂食堂工作的,或多或少都是有些福利、便利的。

    老话说得好“厨子不偷,五谷不收”这事可能抓不到,但大家心里也算是默认的。

    哥哥转正后家里头的情况好转,李丽芳连着回来两年,是家里人记挂着她。李丽芳决心要是今年没能得到招工的名额,年底就不回家了,少一回一次就是省一趟车费,这是她在买回力鞋之前的想法。

    现在抱着回力鞋,这样的决心又减弱了,乡下的日子真的太苦了。

    招工招不进城,还不回家探亲,这日子得多难熬啊。

    陈柚不是李丽芳肚子里的蛔虫,不晓得对方买了一双回力鞋,心里如此回环曲折。实际上两天前买的那双处理鞋,是陈柚第一双回力鞋,在过去的很多年里她穿的小白鞋是白网鞋,价格是回力鞋的一半。

    她会给鞋子刷□□,还是高中生的时候,陈柚表演前一天都会将自己的鞋子刷白。

    比起她对小白鞋的珍惜,她的继姐就不需要跟她这样,因为对方会有一双崭新的回力鞋。有一次或许是陈柚表达出来了自己的羡慕,那天后爸破天荒地开口说:“有有不像姐姐,那样物质。”

    陈柚收回自己的视线,视线里的杨可琳穿着回力鞋,蹦蹦跳跳,总觉得下一刻她就会一跃而起,一飞冲天。

    小陈柚低下头,心里羞愧。

    原来想要一双回力鞋,是物质的。

    -

    郭春雅给女儿做鱼松的事,隔壁邻居都是知晓的,楼道里的那点儿空间,大家伙都看得见。过几天,家里的孩子又要去乡下,作为父母的自然会有不舍。在家待着觉得烦,人要是真的去了乡下又是挂念的。

    所以给孩子备东西,让这些妇人忙得跟年前备货似的。觉得孩子这个也缺、那个也缺,郭春雅打趣邻居:“你把自己打包过去得了。”

    这话惹得大家笑呵呵。

    “你家闺女是运气好,兰英家的软耳朵为了多要点鱼松,连着去副食品蹲了几天也没等到一回,你家闺女一去就有了。”

    “哈哈,你可别拿举例,他去副食品店蹲了几天不假,每天天亮才裹紧了出门生怕天上掉馅饼砸到他。”

    软耳朵从门里弹探出个头来,嬉皮笑脸:“各位婶婶好。”

    “我起不来那也是因为妈疼我,这鱼松早备好了。”软耳朵又说,“我也是心疼妈你,真被我买到鱼,你不还得折腾。”

    妇人们的笑声更杂,兰英又好气又好笑:“这皮玩意,油嘴滑舌。”

    软耳朵钱爱国,小时候喜欢捏自个的耳朵,吃饭的时候将耳朵玩出花样来,得了个软耳朵的外号。到了这个年纪,他不大喜欢这个外号:“妈你快跟婶婶们说,以后还是别叫我软耳朵了。”

    “滚蛋吧你!”兰英要去踹人了,钱爱国一溜烟跑了。

    其他人问这里头有什么渊源。

    兰英摇了摇头:“那个混东西,说是这一听就是个怕老婆的,他还没娶媳妇,是单身青年嘞。”

    “……”

    也不是没有道理。

    “兰英,你儿子名字是?”

    “……”

    “爱国,钱爱国。”

    “对,这一下子都没给想起来。爱国也不是跟你说得那样懒,他就在沪郊当知青,没跟有有那样离得远。还是近些好,春雅你家两个闺女都离得太远。”

    兰英也说:“你家可琳今年没回来,明年肯定是要回的。我听我家那小子说,兵团知青是有探亲假的,假批了路费就不用他们自个花钱的。咱们离得远,可能是今年没批下来。”

    几个人又谈起给孩子带什么,算是“互通有无”,肥皂、鱼松是各家里头出现频率最高的,其次是鞋子。

    说到鞋子的时候,陈柚恰好拎着新鞋子出现在楼道里。她喊了婶婶们才转身进门,从小在这里长大,彼此多相熟,都是些熟面孔。陈柚跟她们不是一个辈分的,打个招呼而不是视而不见,就算是有礼貌。

    陈柚回来这些天,他们提起陈柚的频率都高了。就这么大点地方,陈柚平日里无论是窝在自己家还是出门逛,总是有邻居能够瞧见陈柚的。一开始瞧见陈柚一次,话题就往她身上转一次,到了现在也是习以为常。

    能聊的话,聊得差不多,说来说去那就是车轱辘了。

    郭春雅手里的小石头瞧见姐姐回来了,蹬了蹬腿,嘴里说着姐姐。他现在说话是清楚的,其他人笑说姐弟关系好。小石头又转回来喊娘娘,转眼把刚刚还喊着的姐姐抛到一旁去。出现一个新事物就能够吸引走小孩子的注意力,陈柚只是一时的出现。

    陈柚脱了鞋就瘫着,在外面一天也是累人的,眼睛不经意瞥到报纸。

    《敢于同旧的传统观念彻底决裂》

    疲惫的陈柚闭上双眼,养神,只把文章当成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事。跟旧的传统观念决裂这样的口号,并不是陈柚第一次听说,这样的标题看着很惊人实际上多是老生常谈。当然陈柚这时候根本没有去想这样多,她单纯有些累。

    醒了的时候继父已经拿着新报纸在看,而之前那份报纸被郭春雅收拾掉,跟旧报纸叠在一起。陈柚没有在意这样的细节,她的身上多了一件大衣,她睡着的时候母亲给她盖上的,窗外不太亮的灯照着黑夜,鼻尖是饭菜的香味。

    醒来的所有动作几乎都是无意识的,站在门口看见过道里烧菜的母亲,陈柚眨了眨眼睛。听着母亲的吩咐去拿了盘子,回到屋子里她才算慢慢回过神来,她下午回来后睡到了这个点,陈柚捏了捏自己的胳膊,心中嘀咕:懒骨头养起来真快。

    看着被自己挂好的大衣,陈柚心中还是升起了不舍。回来的时候念着不在意,何尝不是憋了一股气的,他们不在意我,那我也不在意他们好了。

    这种不舍没有到很强烈的地步,不至于让陈柚眼酸,只是刚睡醒时脑海还是糊涂的,看见正在烧菜的郭春雅,恍惚中回到了还未下乡的日子。

    吃晚饭的时候杨大勇关心小女儿的东西收拾得如何,牛进喜谈的那件事,在妻子那里是完全谈崩的,这件事就没传到女儿耳朵里去。杨大勇倒是想问一问陈柚的意见,自己的亲生女儿的性子他清楚,那肯定是谈不妥的,不闹起来都不可能。

    但陈柚不同,杨大勇觉着陈柚是能好好说话的。但妻子说出口那样严重的话,杨大勇不好直接接过话头,他是隔了一天才跟妻子说的,妻子依然是拒绝的,但是说不跟牛进喜来往的话是没再提。

    杨大勇也是跟妻子说,这事跟孩子提一提也没事,大家都说插队知青苦。

    郭春雅反问:“你真以为这事什么好事?”

    堵得杨大勇说不上来话,反正他也没觉着牛进喜有多坑人。

    杨大勇也知道妻子这几天为女儿的行李忙活,连着两天炒制鱼松的事,他是知道的。鱼松制作起来麻烦,两个人都是有工作的,平日里自己制作鱼松都不算多,但郭春雅的手艺是好的,绝对不会烤焦,味道也比别人家的更好。

    调味调得好,火候也控得好。

    女儿下乡前,妻子制作的鱼松多成了女儿的零嘴,女儿下乡后妻子制作鱼松的次数便少了,做一些也多给女儿寄去。

    年前收到女儿说不回来的信后,寄到草原兵团的包裹里头就有鱼松,除了鱼松还有全国肉票和香皂。

    陈柚轻放下筷子,跟杨大勇说自己想要买几包烟回去。

新书推荐: 耀阳 在没有你的世界 落魄千金 大*******廷 奉贤海 万千宠爱 厌世魔尊她既要也要 今夕何夕 [源氏物语]源氏是个女公子 跨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