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尽揽江山 > 祸福茫茫不可期

祸福茫茫不可期

    一年后。

    虽然魏宇溱与郑之范已成婚一载,但二人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郑之范流连在外,魏宇溱久居魏府。郑源和郑夫人对郑之范的脾性心知肚明,因此,他们对于魏宇溱也不多加苛求。毕竟,若是换了别人家的女儿,看到丈夫整日里依红偎翠,未成婚便儿女双全,怕是早就大闹起来了。如今,魏宇溱端的是安然接受,岁月静好的模样,他们也没有这份闲心,非得把局面搞砸,她想在娘家多住几天,也就随她去吧,何必要给彼此找不痛快呢?所以,郑源夫妇默许了魏宇溱长住魏府的行为。

    随着皇帝年岁渐长,继承人的问题,又被人重新提了起来。事情的起因是,皇帝久无子嗣,于是有朝臣上书,请求皇帝在众位宗室子弟中,择取贤良宽仁、德才兼备者,立为皇储,以安天下臣民之心。皇帝看到这封奏疏,大发雷霆,下令杖责此僚。一来,子嗣一直是皇帝的心头病,他也没少寻医问药,但这么多年过去,依旧是膝下空虚。虽然事实如此,可皇帝为了保护自己的自尊心,不许有人提起此事。这名臣子却把此事挑明了说,戳在了皇帝的伤疤上,无怪乎皇帝会发怒。这位皇帝不是宰相,肚子里面撑不了船。二来,历代帝王,对于继承人的问题都保持了高度的敏感性。因为这是潜在的政敌,是皇位的觊觎者,是权力的分享者。一旦确定了储位人选,必定会有臣子提前登船。时间久了,就会在太子身边聚拢成一个利益集团,甚至能与皇帝抗衡。皇帝如何能允许有人威胁到自己的至尊之位呢?这份上书,触及到了帝王的逆鳞。

    但是,这名朝臣受罚后,有越来越多的臣子上书,要求皇帝同意早日立储。毕竟,早日同意立储,他们就能早日下注。甚至有人早就看准了这个机会,想学习一把吕不韦的奇货可居,与宗室结亲,打算押宝,以小搏大。

    皇帝又罚了几名臣子,打的打,贬的贬。没想到,结果却是适得其反。为了证明自己的“忠心”与“傲骨”,列位臣工争先恐后地递上奏折,连“社稷不稳”“乾坤不定“这种话都出来了。皇帝实在顶不住朝堂上的压力,只能暂时应允,从宗室中挑取储位的合适人选,先行考察,以观后效。皇帝承诺挑人,却没有答应立储,用的是一个“拖”字诀。众臣见状,也不好将皇帝逼得太过,便双方各退一步,达成平衡。

    虽然是择选,但也不可能让所有的宗室子弟都进京来,那人也太多了,也太过耗费精力,因此并不可取。只能是根据推荐选择其中才能出众的,由皇帝下诏,命其进京。

    魏宇溱在得知皇帝准备选人之后,思考了一整夜。最终,她决定,让人快马加鞭为元询送去了一封信。

    收到魏宇溱来信的元询十分欣喜。他打开信件之后,神情逐渐变得凝重了起来。

    魏宇溱在信中告知了他择选的事情。讲完之后,她问他,愿不愿意参加这场择选?

    她在信中写了,这场择选,就是一场豪赌。一旦踏进了这个漩涡,就难以脱身了。胜出者,可能会坐拥万里江山。落败者,大概率自身难以保全。

    所以,她让他慎重考虑之后,再告诉她答案。是选择继续做将军,还是卷入京城的这场变幻莫测的风云?

    元询想了许久,他想了很多。

    他为什么离开燕王府呢?因为那里是埋葬他母妃欢乐的坟墓。他要逃出这个腐朽的牢笼。他不想靠他人施舍一口饭吃。他想要凭自己,自由自在地活着。

    他为什么选择从军入伍呢?因为他想保境安民,他想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他想实现自己的价值。

    他为什么会爱上魏宇溱呢?因为她可以听懂自己的琴声?因为她对自己特别好?因为她就像一棵挺拔的青松,再大的风雪也不能让她弯曲服输?因为她是魏宇溱。

    如果他加入了这场角逐,被淘汰出局后,他还能回来继续在军中效力吗?应该是不能了吧。他能保全性命,就已经是万幸了。可是,这本来就是一场赌局。哪组赌局是没有风险的呢?收获越是丰厚,风险也就越大。入局者就要做好血本无归的准备。这场赌局没有庄家,如果一定要说的话,那就是上天开了这场赌局。

    如果这座斗兽场内,留到最后的人是他,那无疑他是极为幸运的。但即使最终只留下了他一个人,在他之上,还有皇帝。他要忍受皇帝的猜疑、打压、审判,睡觉的时候,都要牢记睁着一只眼睛。他需要耐心地蛰伏和等待,他也无法预知这样的生活会持续多久。

    不过,假设结果是他登上了那个最高的位置,他也会得到很多。

    他的手中拥有了权力,能够做更多自己想做的事情。

    他能为百姓做得更多,虽然不再驻守边关,保卫疆土,但他可以通过做其它的,来谋求百姓可以安居乐业。如果真的做了皇帝,他必须尽全力让百姓过得更好,才能不愧对民众的期许,不辜负肩上的责任。他所盼望的,不正是天下承平,鸿均之世吗?如果能够由自己亲手来缔造,那为什么不敢选择去争取呢?这与他从军的初衷,是殊途同归啊。

    若是他能成为君主的话,他是不是就能离她更近一些,能帮到她更多?他们是不是就有机会在一起了?

    元询前前后后考虑了很多。可能在别人眼中,这件事情根本不需要迟疑。多么难得的机遇,能有机会成为这个国家的储君乃至掌权者,有什么好犹豫的呢?这不是天大的好事吗?而恰恰就是因为权力的极致诱惑,引得无数英雄为了它,拼力厮杀,以死相搏。通往至尊之位的路上,不知曾经有过多少父子反目,手足相残,血溅宫闱。

    有人只看到了九阶之上威严华贵的御座,而忽略了阶下堆积的累累白骨。走上这条危机四伏的路,就要有视死如归的觉悟。

    自他决定从军,守卫国土的那一刻,他就已经做好了捐躯沙场的准备。既然生死已经置之度外,那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元询给魏宇溱写下了回信,交予来使。使者拿到这封信件,马上动手赶回京城。

    魏宇溱收到这封信,打开看完之后,深深地吐出了一口气。在知道皇帝准备选人的时候,她就想到了元询。既然是从宗室中挑人,那元询也可以。如果元询能成为皇帝,那是最好的结果。

    没有得到元询的答复之前,她也不能百分之百确定,元询会同意。毕竟,这是架在两段悬崖之间的独木桥,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会跌落深渊。但很少有人会拒绝权力的邀请,因为权力是用处极大的好东西。

    在这件事情上,她也有着自己的私心。假如元询最终能成功继位,凭借两人之间的交情,她肯定能获得更大的助力。就像她经手的生意一样,前期投入成本,最后拿到收益。

    既然元询答应了此事,那她就要为之努力了。魏宇溱私下派人宴请了兵部、吏部的几位主事和属僚,许以厚礼,请求他们代为上书。并表示如果能在两部堂官面前举荐元询,那自然是更好,必当重重酬谢。

    元询也请了他的几位上级出面,向朝廷推举他。几位将军都自无不可,元询得到权力,只会对他们有利。

    此外,魏宇溱还将目光瞄准了皇帝身边的近侍——常平。此前,她听说常平喜好收集字画,还送过他一幅陆探微的摹本。这次,她不惜下了血本,趁着常平出宫的时机,让人带着一幅自己珍藏的真迹赶去了他的府上。常平见了此人,来者自称是奉了元询之命,请内相在陛下面前为元询美言几句。还请内相强调一点,那就是,元询与燕王因为燕王妃抑郁而终,关系十分恶劣,父子情份几乎已经断绝。因此,元询绝无可能会心向燕王。

    在此之前,也不是没有过皇帝过继宗室的先例,虽然过继从法理上切断了与生身父母的关系,但血脉亲情,又岂是能够轻易说断就断的呢?所以,不少过继的皇帝登位之后,都极力在皇统问题上争取,为自己的亲生父母正名。

    而现如今,站在皇帝的角度来考虑,如果一定要过继的话,皇帝自然是不希望入嗣的继子,一心只惦念骨肉之情,拿自己当作上位的跳板。元询与燕王的不和,恰能切中皇帝的心思。

    两个月后,皇帝下诏,命元询还有另外两位宗室进京。皇帝原本也想选年岁尚幼的元氏子弟,但朝臣们嚷嚷着,为固国本,须择长择贤,他不得不放弃了自己最初的想法。

    这两位宗室,一位是现在的成王元谚,老成王在他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由他继成王爵位。

    另一位是齐王世子元谭,当年齐王在皇帝登基的时候出过力,这些年来也都一直安分守己,皇帝对他还算比较放心。

    当然,燕王那样的,皇帝也挺放心。

新书推荐: 原来我是电竞大佬的白月光 牵住我的手 [JOJO]鸠占鹊巢 就当我日行一善 向晚行止 别误会 雪融夏至 绿玫瑰的盛开 纸窗户 钟情妤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