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兰陵风华 > 拐弯中的魏齐

拐弯中的魏齐

    在风陵渡过了黄河之后,高长恭便往着潼关而来,在这几日中,得到消息的北齐也没闲着,在京中监国的高殷和杨愔等人就拿风陵渡之事给西魏施压,西魏有口莫辩,也只能暗暗吃下这个亏,在潼关前摆下大阵仗迎接高长恭,并派出使臣赔礼道歉。

    这几日高长恭也在思考,自己被王亮陷害的背后有没有其他势力的参与,结果思来想去,他觉得都不大可能,从几天的经历和那日偷听到的谈话来看,王亮根本都不认识自己,也始终没有发现自己的身份,要说是其他势力的陷害,有些牵强,因此最多只能算是意外。自己这些天来在皇天原,错过了不少事情,只从祖嘉的只言片语中推测出有其他势力参加的可能,但这方势力似乎也不是和他敌对的,总之,他觉得风陵渡一事,可能虽然没有什么势力想要对他动手,但自己受到明里暗里的多方关注,是一定的。果不其然,潼关门前已经有西魏军士摆出迎接的阵仗,就已经证实了他的部分猜想。

    “末将西魏武安郡公李穆,奉宇文丞相之命,前来迎接兰陵王殿下。”高长恭等人到达潼关时,便遇到了一个风度翩雅,精神昂扬的武将迎接。李穆素有威名,跟随宇文泰南征北战,曾经在宇文泰与高欢的多次征战中力挽狂澜,救过宇文泰好几次命,被宇文泰封为武安郡公,宇文泰把他甚至当作了亲儿子一般看待,受信任程度可见一斑。高长恭暗自留意了李穆的身份,开口问道:“谢过李郡公远出相迎的好意,不过本王有一事不明。”

    “殿下请讲。”

    “不知为何西魏边关守将公然毁弃盟约,禁止本王携带卫队入境?”

    李穆闻言,也没有丝毫慌张,镇定地道:“边疆之所,诏令未及送达,实属正常,丞相已将相关人员严办,不日便给殿下一个交代,到时殿下再携卫队入境不迟,李穆奉宇文丞相之命,派兵先护送殿下入长安。”

    “不急,本王好不容易来一趟西魏,正想趁路上游山玩水一番,顺路登临西岳华山,等本王护卫到了,再行前往长安不迟,李郡公,您觉得呢?这不违反我们两国的和约吧。”

    “这……”李穆性格正直,平日里两袖清风,在军中风评很是不错,这件事他自知是西魏理亏,此刻也不好拒绝高长恭如此“正常”的要求。

    “既然如此,末将就先行告辞,还望殿下保重。”

    “哦?我可以理解为,将军这是在暗示,潼关一带不是很太平吗?”高长恭挂着一副无害的笑容,冷不丁地来了一句,却让随口而言的李穆头冒冷汗,他这次来之前,长安还真不太平,高长恭在风陵渡出事后又安然无恙的消息传到长安,宇文泰就把宇文护叫去府中大骂了一顿,认为他自作主张,使得长安的局势最近很不太平,宇文泰对宇文护的不满此时已经摆在了明面上。这次派李穆这名干将来迎接高长恭,就是对宇文护的一次严厉警告,希望他老实点,别再乱来,同时意在向外界表明自己还是西魏的主导者。

    “李穆不便多言,殿下珍重,既然如此,就此告辞吧。”李穆也没想多,猜不透高长恭此时的想法,便直接了当地和高长恭告别。

    看着李穆离去的背影,高长恭嘴角露出一抹微笑,他入西魏的第一次试探,已经有了一些眉目,看来因为他的到来,西魏领导层的矛盾可能已经加剧,在这种情况下,部分代表北齐态度的他,不站队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不过在站队之前,他准备将主动权尽可能地掌握在自己手中,他意识到宇文泰派亲信过来迎接,是要拉拢自己,自己就这么跟了过去,一点好处也捞不上,所以他断然拒绝,其实也不是无心之举。

    “我们也走吧,过了潼关去找锦衣卫汇合,然后暂缓入长安,就在华山郡暂住,放出消息,自然有人会来请我们。”高长恭转头对着不明就里的祖嘉说道。祖嘉也自知自己不擅长这种权谋之术,只是默默跟着,没有出声。

    与此同时。

    火星划过,油灯吞噬着面前这名黑衣少年递过来的信纸,驱散了小黑屋里的黑暗。少年面容俊雅,此刻摘去了面具,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盯着远方,似乎在思考什么,良久,他挥挥手,示意身边人出去,只留了一个面色普通至极的黑衣暗卫。俊雅的少年开口,冷冷地道:“他一封信就让我去西魏探查复国可能?什么事都不跟我商量,当真就把我当他的工具不成?别以为他假惺惺派人过来增援我就领他这个情!”

    暗卫面色恭敬,自己作为羽林卫的一员,世代相袭听命拥有虎符之人,此刻他也看出了面前这个二少主已经怒极。好在自己临行前自己受过吩咐,知道如何应对这种情况。

    “承少主让属下带来一个消息,他近日伪以身份,以九品中正制入仕,以观伪齐宗室之所为,多有所感,觉得二少主您说的甚是有理,觉得应在伪齐境内暂缓暗杀或起事,因此央浼您去西魏探查一番,或有西魏宗室大臣有暗中思复故魏天下者,可加以利用,收拢于麾下或引为外援。”

    俊雅少年面色稍缓,点点头道:“嗯,他的意思是,让我去找元欣伯父?”(注,按辈分论,元欣是北魏献文帝拓跋弘之孙,而元离两人之父元善见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之孙,拓跋宏是拓跋弘的长子,几人相差两辈,元欣现任西魏左丞相,府兵八柱国之一,在西魏身处高位)

    “承少主说让您便宜行事即可,倒也不强求您能成功把这事做成。”

    俊雅少年闭目沉思,修长的指尖敲打着桌案。良久,他双眼一睁,目光坚定,似乎已经是有了决断。

    “嗯,我知道了,你回去吧,给他……给哥哥带去一句话,就说,我会的。”

    “是!”额头已经有冷汗冒出的暗卫仿佛得到了某一条特赦令一样,心中的巨石终于落下,退了出去。

    俊雅男子吹灭了眼前的灯火,喃喃道:“一趟浑水,不知道我们这些往里掺沙子的人,有多少能摸到池子里的鱼呢?”随后,他盯着自己挂在墙上的剑,不再出声。

    邺城,当高长恭没事的消息传回后,已经是高洋率军亲征的几日之后。高洋出征之后,北齐的朝政格局似乎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监国的皇太子高殷和辅政大臣杨愔很快发现,自己的政令根本难以推行。如果他们想要推行某一政策,在北齐西方会遭到高演的拒绝执行,南方又有高湛也和中央唱反调,就算是京畿附近,政令有时也行不通。

    不过高长恭没事的消息还是让高孝瑜和杨愔等人吃了一颗定心丸,于是,他们就开始思考,究竟是为何高洋一走,政令不出京畿,行政效率如此低下。最终,还是高孝瑜拍板,在这件事上把原因归结为贪腐之风的盛行。于是,杨愔做了一个权限范围之内的事——用九品中正制增调新选拔一批官员,暗中操作,取代那些贪腐严重之人。而高孝瑜负责纠举举报一些主要官员的贪腐行为,在高殷的肯定下开始了有限度的政治改革。同时,在杨愔的操作之下,自己派系的许多人都被明里暗里委以重任,高孝瑜虽然碍于高洋的关系没有被提拔,但杨愔基本上改革事事都要和高孝瑜一起谋划,所以也能算作以半个宰相的身份在京中参政。

    “嗯?等等,杨相,你不觉得这份录用名单上有可疑之人吗?”

    “东平王殿下何意?”杨愔此刻正拿着九品中正制的录取名单给高孝瑜过目,两人经常在宫中交头接耳,不过没什么人觉出异常,名义上两人都是太子之师,在一起交流很正常。

    “天水严氏,严安承?评上中?”我没记错的话,天水郡应该在陇右吧,西魏治下。

    “兴许这可能是天水严氏流落子弟于此?更兼神武帝以降,曾设废诸多郡县,未必没设过天水郡。”

    “或许是我多虑了,你把他安排到御史台去吧,我亲自和他会会,若此人是西魏奸细,定斩不留!另外,杨相,上次锦衣卫调查之事有眉目了,你且注意一下尚书省礼部之人,之前长恭刚走时有人看见礼部有人偷偷摸摸地去过西魏使团。”

    “是,不过敌方在暗处,还是不好办。”

    “辛苦杨相了,陛下亲征在外,京中艰难如此,几位叔伯恐怕难辞其咎,我们也走一步看一步吧,长恭曾来信让我们不要随便改革人事,可他不知实情,陛下一走,底下这些人愈加猖狂,反贪之举,为国计,也是不得不为,否则,我大齐,恐怕连几十万军队的军饷,都难以为继了。”高孝瑜此刻也极为无奈,贪腐之风其实在高欢之时就很严重,北齐看似富庶强盛 ,但中下层的吏治一直很混乱,贪腐成风,上层在一个明君的控制下能洁身自好,但中下层可不来买账,只能通过改革重新分配利益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之前高澄任齐王的时候本来已经有了初步改革方案,只待上位便要裁撤郡县,清查户口,重新整肃,可继任者高洋没有高澄那般长远的目光,最终没有推行高澄的改革政策,不过好在他也不昏庸,起码反贪的态度还是很鲜明的,能控得住大方向,可他一走,京中蛰伏的官员们又开始盛行了贪腐之风。再加上高洋一走,高演和高湛似乎也串通好过,不向中央上交财政,这导致京中的情况进一步恶化。

新书推荐: [杂物箱]阅读指南 猪被白菜拱了 重返人间 远川犹在 七年滋养 海*******花 钓系掌柜养成计划 王妃刺杀日常 明嘉皇后 速速与我一战